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周忱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周忱字恂如, 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明年, 成祖择其中二十八人, 令进学文渊阁。忱自陈年少, 乞预、帝嘉其有志, 许之。寻擢刑部主事, 进员外郎。宣德五年九月, 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 而江南为甚, 苏州一郡, 积遗至八百万石, 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乃   用大学士杨荣荐, 迁忱工部右侍郎, 巡抚江南诸府, 总督税粮。
            忱一切治以简易。既久任江南, 与吏民相习若家人父予。每行村落, 屏去驺1从, 与农夫饷妇妇相对, 从容问所疾苦, 为之商略处置。其驭下也, 虽卑官冗吏, 悉开心访纳。遇长吏有能, 如况钟及松江知府赵豫辈, 则推心与咨画, 务尽其长, 故事无不举。常诣松江相视水利, 见嘉定、上海间沿江生茂草, 多淤流, 乃浚其上流, 使昆山、顾浦诸所水, 迅流驶下, 壅遂尽涤。暇时以匹马往江上, 见者不知其为巡抚也。
            当时言理财者, 无出忱右。钱谷巨万, 一屈指无遗算。尝阴为册记阴晴风雨, 或言某日江中遇风失米, 忱言是日江中无风, 其人惊服。有奸民故乱其旧案尝之。忱曰:“汝以某时就我决事, 我为汝断理, 敢相绐耶?”顷之, 诏趣造盔甲数百万。忱计明盔浴铁工多, 令且沃锡, 数日毕办。
        (节选自《明史?周忱传》)

        译文:
            周忱字恂如, 是江西吉水人。明成祖永乐二年进士, 被选为庶吉士。第二年, 成祖在其中选择二十八人, 命他们进入文渊阁学习。周忱向皇帝诉说自己年轻, 请求参加进丈渊阁学习。皇帝称赞他有大志, 批准了他。不久, 周忱被提升为刑部主事, 又晋升为员外郎。宣德五年九月, 皇帝因为天下资财赋税大多管理不好, 江南更是严重, 单是苏州这一个郡, 累积拖欠赋税达八百万石, 想找一个有才干的重臣去治理。于是由大学士杨荣推荐, 提拔周忱为工部右侍郎, 巡抚江南各府, 总管监督当地的赋税粮食。
            周忱用简单方便的方式处理所有事情。他长时间在江南一带担任长官, 跟当地官吏百姓彼此熟悉, 就像家里人父子一样。周忱时常在村落中巡行, 不带骑马的随从, 跟农夫农妇面对面交谈, 态度平和地询问他们的疾苦, 给他们谋划处理问题。他统制部下, 即使是低级闲杂的官吏, 也都坦诚地询问、采纳他们意见。遇到有才能的官员, 像况钟以及松江知府赵豫之类的人, 就推心置腹同他们商量筹划, 务必用尽他们的长处, 所以事情没有不能完成的。周忱常常到松江府视察水利情况, 看到嘉定、上海之间沿江长着茂盛的杂草, 多处淤积不通, 于是疏通上游, 让昆山、顾浦各地的江水, 迅速流下下, 淤积处全都被冲掉。空闲时骑着一匹马在江边去去, 看见的人不知他就是巡抚大人。
            当时人们认为管理钱财的官员, 才干没有能够超过周忱的。钱财谷物数量巨大, 周忱屈指一算全无遗漏。他曾经暗中用册子记下天气阴晴风雨的情况, 有一人说是某一天在江中遇到刮风, 失去官家一些米谷, 周忱当即指出这一天江中没有风, 那个人又吃惊又佩服。有个奸诈的人故意搞乱自己过去的案子, 试一试周忱的本事。周忱说:“你在某个时候找我判决, 我已经替你判决料理, 你还敢欺骗我吗?”不久, 皇帝下令催促制造几百万副盔甲。周忱算明盔甲镀铁用工太多, 命手下暂且用浇锡的办法, 结果几天就完成制造盔甲的任务。


        相关练习:《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章溢传》《明史·顾成传》
        《明史·汪应轸传》《明史·杨慎传》
        《明史·刘基传》《明史·沈炼传》
        《明史·马文升传》《明史·杨廷和传》
        《明史·花云传》《明史·王英传》
        《明史·徐光启》《明史·王宪传》
        《明史·�:唷�《明史·蒋瑶列传》
        《明史·黄道周传》《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金濂传》《明史·何乔新》
        《明史·俞通海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吴与弼, 字子传》
        《明史·张溥传》《明史·熊鼎传》
        王昌龄《出塞》《望洋兴叹》
        《宋史·赵普传》《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论语》六则翻译陆游《钗头凤》
        狄金森《在篱笆那边》英语《观刈麦》
        《周处》《简·爱》精彩对白
        《伐檀》诗经《无衣》
        《静女》《蜀相》
        《隆中对》各个版本的原文《自述苦学》
        白居易《卖炭翁》《垓下之围》
        《魏晋士人轶事四则》《王六郎》
        《国殇》对话古典:说“孝”
        《为政以德》《待贾而沽》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