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舒传》原文及翻译
| | 汉书 原文: 董仲舒, 广川人也。少治《春秋》, 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 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 其精如此。进退容止, 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既毕,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事易王。易王, 帝兄, 素骄, 好勇。仲舒以礼谊(义)匡正, 王敬重焉。久之, 王问仲舒曰:“越王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 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人), 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 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 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 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 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 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 且犹羞之, 况设诈以伐吴乎?繇(由)此言之, 越本无一仁。 夫仁人者,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 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 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而已, 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 其比三王, 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 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 而弘希世用事, 位至公卿。来源:今朝教育网。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 辄事骄王, 正身以率下, 数上疏谏争。教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 终不问家产业, 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 朝廷如有大议, 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 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 推明孔氏, 抑百家。立学校之官, 州郡举茂材孝廉, 皆自仲舒发之。年老, 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 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董仲舒, 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 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 (上门求学的人很多, 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 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 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 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 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 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 下令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先后一百多位。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策问结束后, 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奉事辅佐易王。易王(刘非), 是汉武帝的哥哥, 平素非常骄横, 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 易王很敬重他。过了一段时间, 易王问董仲舒说:“越王勾践和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密谋攻打吴国, 后来终于灭了吴国。孔子说殷纣王有三位仁人, 我认为越王勾践也有三位仁人。齐桓公有疑难问题就向管仲请教, 我有疑难就向您请教。”董仲舒回答说:“臣愚昧, 不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听说春秋时鲁国国君问大臣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 怎么样?’柳下惠说:‘不行。’他回家后面有忧虑之色, 说:‘我听说攻打别的国家不去问有仁德的人, 国君想攻打别国为什么问到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 尚且还对此感到羞愧, 更何况是设诡诈计策去攻打吴国呢?由此说来, 越国根本就没有一位仁人。 仁人, 就是端正他的义而不去谋取私利, 阐明他的道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功劳, 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 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 因为五霸先推崇欺诈武力而后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施行不正当的诈术, 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的诸侯贤明, 可是和三王相比, 就好像似玉的石头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说得好。”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 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 掌握大权, 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顺从谄媚, 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 为人特别放纵, 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任胶西王的相。”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师, 对待他还比较尊重。董仲舒害怕时间长了会遭到不测之罪, 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董仲舒共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 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 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 多次上书直言规谏, 指定教令颁行国中, 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国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归家后, 他根本不过问家庭产业, 只是埋头诵读, 专心著书。董仲舒养病在家, 朝廷如果讨论重大问题, 就派使者和廷尉张汤到他家征询他的意见, 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据。从汉武帝初即位, 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先后做丞相, 开始推崇儒学, 到董仲舒对策, 推尊宣扬孔子, 罢黜百家。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 州郡推荐茂才孝廉, 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年纪大了, 在家里寿终。后来他家迁往茂陵,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凭学问做了大官。
相关练习:《史记·董仲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董仲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