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晋书·向雄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
        原文:
            向雄字茂伯, 河内山阳人也。父韶, 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 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 雄哭之尽哀, 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 及吴奋代毅为太守, 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 会死无人殡殓, 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 卿哭王经于东市, 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 又辄收葬, 若复相容, 其如王法何?”雄 曰 昔 者 先 王 掩 骼 埋 胔 仁 流 朽 骨 当 时 岂 先 卜 其 功 罪 而 后 葬 之 哉 今 王 诛 既 加 于 法 已 备 雄 感 义 收 葬 教 亦 无 缺 法立于上, 教弘于下, 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 为将来仁贤之资, 不亦惜乎!”帝甚悦, 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 同在门下, 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 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 乃诣毅, 再拜曰:“向被诏命, 君臣义绝, 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 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 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 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 亦已幸甚, 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 累迁秦州刺史, 假赤幢、曲盖、鼓吹, 赐钱二十万。咸宁初, 入为御史中丞, 迁侍中, 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 为河南尹, 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 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 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 所益实深, 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旨, 起而径出, 遂以愤卒。
        (《晋书·卷二十八》)


        译文:
            向雄字茂伯, 河内山阳人。父亲向韶, 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河内作主簿, 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 向雄哭得很伤心, 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 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 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里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 后来钟会死了无人收殓下葬, 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 你在东市哭他, 我不问罪。现在钟会叛逆, 你又收殓安葬他, 我如果再宽容你, 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 仁德润泽朽骨, 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 然后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经施行, 按照法令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 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错。法令在上面制定, 教化在下面发扬, 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把他的枯骨遗弃在荒野, 作为将来的仁人贤士的口实, 不也太令人惋惜吗?”文帝很高兴, 与他交谈并饮宴后才让他回去。
            累迁为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 一同在宫廷门下, 起初向雄不跟他们说话。武帝知道后, 敕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 便到刘毅家里, 拜见之后说:“早先接受了诏令, 君臣之义了结, 可以吗?”说完便离去。武帝听说后大怒, 责问向雄:“我让你恢复君臣友好关系, 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 用礼义摒退人, 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 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河内(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 已经是很万幸的了, 又怎么能恢复君臣友好关系呢?”武帝同意了。
            泰始年间(265,274), 累官任秦州刺史, 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 赏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275)入朝为御史中丞, 迁为侍中, 又出朝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286), 任河南尹, 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 向雄向天子进谏道:“ 陛下虽然子弟多, 可是有名望的人少。齐王守在京城, 获益的确很多, 不可不思量。”天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向雄极力进谏, 违背了圣旨, 向雄就自己离开了宫殿, 后来因愤懑而死。 

        相关练习:《晋书·向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晋书·殷浩传》《晋书·熊远传》
        《晋书·祖逖传》《晋书·王彪之传》(二)
        《晋书·毛宝传》《晋书·孙楚传》
        《晋书·王育传》《葛洪传》
        《晋书·嵇康传》(二)《晋书·嵇康传》
        《晋书·荀崧传》《晋书·何无忌传》
        《晋书·任旭传》《晋书·王濬传》
        《晋书·车胤传》《晋书·刁协传》
        《晋书·马隆传》《晋书·范乔传》
        《晋书·王蕴传》《晋书·李含传》
        《晋书·张华传》《晋书·刘寔传》
        《晋书·虞潭传》《晋书·李产传》
        《晋书·卫玠传》《晋书·嵇含传》
        《晋书·裴楷传》《晋书·王羲之传》(二)
        《晋书·桓温传》《晋书·高崧传》
        《晋书·王珣传》《晋书·戴若思传》(二)
        《晋书·温峤传》《晋书·傅玄传》
        《晋书·索綝传》《晋书·褚裒传》
        《晋书·刘乔传》《晋书·卢钦传》
        《晋书·庾翼传》《晋书·蔡豹传》
        《晋书·陶侃传》原文及译文《晋书·姚苌传》
        《晋书·张轨传》《晋书·胡奋传》
        《晋书·钟雅传》《晋书·戴若思传》
        《晋书·王恭传》《晋书·朱伺传》
        《晋书·陶回传》《晋书·曹摅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