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郑戬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郑戬, 字天休, 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 事杨亿, 以属辞知名, 后复还吴。及亿卒, 宾客弟子散去, 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 擢甲科。召试学士院, 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
            吏冯士元为奸利, 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 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 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 度、琳坐尝交关士元罢去, 其余绌罚者自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余人, 朝议畏其皦核。戬敏强善听决, 喜出不意, 独假贷细民, 即豪宗大姓, 绳治益急, 政有能�!�
            初, 静边砦主刘沪谋筑水洛、结公二城, 以通秦、渭援兵, 招生羌大王族为边卫。戬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其役。会罢戬四路, 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皆以为不便, 召沪、士廉罢役归, 不听。乃使裨将狄青将兵以往, 械送德顺军狱。戬力争于朝, 卒城之。
            进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 边奏互上, 独戬不以闻。话遣使问其故, 戬对曰:“敌自相攻, 中国不足忧也。”麟、府间有弃地曰草城川, 戬募土人为弓箭手, 计口给田。初, 兵兴, 用不足。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承受、中贵人不能遏。又群噪州门, 守门者拒不得入。戬闻, 悉召至庭下, 推首谋者数十人, 黥隶他州, 事乃定。
            迁吏部侍郎, 改宣徽北院使, 拜奉国军节度使, 卒。赠太尉, 谥文肃。戬遇事, 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 用刑峻深, 士民多怨之。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译文:
            郑戬, 字天休, 苏州吴县人。早年丧父发奋学习。寓居京城, 侍奉杨亿, 以善写诗文闻名, 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 其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 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考取进士, 被评定为甲科。召试学士院, 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越州通判。
            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 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 郑戬彻底追查。供词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 于是逮捕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他们的罪状。不久冯士元被流放海岛, 盛度、程琳因曾与冯士元结交往來而被免职, 其他被贬受罚的有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多人, 朝议畏怕他明白切实。郑戬聪明能干善于决断, 喜欢出其不意, 唯独宽容小民, 如果是豪门大姓, 则惩治更加急迫, 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
            当初, 静边砦主刘沪计划修筑水洛、结公二城, 以使秦、渭的援兵通行。招抚生羌大王族作为边卫。郑戬让刘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办此项工程。适逢郑戬被罢免四路之职, 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都认为此举不宜, 召刘沪、董士廉罢工返回, 二人不肯听命。于是令副将狄青带兵以往, 将其解往德顺军狱。郑戬在朝廷上据理力争, 最后二城得以修成。
           升属户部侍郎、资政殿政大学士、并州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 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 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 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 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麟、府之间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 郑戬招募土人为弓箭手, 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 兴兵作战, 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 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制造钱币的利益丰厚, 官府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当地的钱以三当一。命令既已发布, 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 数千人拦截走马承受官上诉。承受, 宦官, 面对骚乱不能制止。成群的人在州门前叫嚷不休, 守门的士兵拦住他们不得进城。郑戬听说后, 将他们全部召至庭前, 推出主谋者数十人, 刺配他州, 此事才得以平定。
            升任吏部待郎, 改任宜徽北院使, 官拜奉国军节度使, 后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 谥号文肃。郑戬遇事, 果敢必行。然而任性近侠, 用刑严峻, 士民大多心怀怨恨。

        相关练习:《宋史·郑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秋声赋》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郑伯克段于鄢》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列子》二则之杨布打狗翻译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常见的成语解释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
        《琵琶行》诗体翻译《干将莫邪》
        《师说》参考翻译《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
        《郑人买履》及注释《郢书燕说》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唐雎不辱使命》《三峡》文句品析
        《与朱元思书》文句品析《观巴黎油画记》导读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