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孙奭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孙奭, 字宗古, 博州博平人。幼与诸生师里中王彻, 彻死, 有从奭问经者, 奭为解析微指, 人人惊服, 于是门人数百皆从奭。九经及第, 为国子监直讲。太宗幸国子监, 召奭讲《书》, 至“事不师古, 以克永世, 匪说攸闻”, 帝曰:“此至言也。”因咨嗟久之, 赐五品服。由是真宗以为诸王府侍读。累迁工部郎中, 擢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 得天书于左承天门, 帝将奉迎, 王旦等曰:“天贶符命, 实盛德之应。”皆拜称万岁。奭曰:“臣愚, 所闻‘天何言哉’, 岂有书也?”帝既奉迎天书, 大赦并布告其事于天下。是岁, 天书复降泰山, 帝复亲受符命。四年, 又将祀汾阴, 是时大旱, 京师近郡谷踊责, 奭上疏谏曰:“比年以来, 水旱相继, 饥馑居多, 乃欲劳民事神, 神其享之乎?陛下必欲为此者, 不过效汉武帝、唐明皇, 巡幸所至, 刻石颂功, 以崇虚名, 夸示后世尔。臣愿陛下早自觉寤, 此天下之幸, 社稷之福也。”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仁宗即位, 宰相请择名儒以经术侍讲读, 乃召为翰林侍讲学士。每讲论至前世乱君亡国, 必反覆规讽。仁宗意或不在书, 奭则拱默以候, 帝为竦然改听。尝画《无逸图》上之, 并言:“古帝王朝朝暮夕, 未有旷日不朝。陛下宜每日御殿, 以览万机。”帝施于讲读阁。三请致仕, 以年逾七十固请, 泣下, 帝亦恻然, 诏赐帛二百匹。后优拜工部尚书, 复知兖州。赐宴太清楼, 近臣皆预, 帝作飞白大字以赐。翌日, 奭入谢, 又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及隅瑞圣园。既而累表乞归, 以太子太傅致仕。明道二年卒。赠左仆射, 谥曰宣。
        (节选自《宋史·孙奭传》)

        译文:
            孙奭, 字宗古, 博州博平人。他幼年时与许多学童从师于乡人王彻, 王彻死后, 有人向孙奭请教经书, 孙奭为他讲解得甚为深远精微, 人人惊叹和佩服他, 于是王彻昔日的数百门生都跟从孙奭学习。孙奭考中九经科后, 做了国子监直讲。宋太宗来到国子监, 召孙奭讲授《尚书》, 讲到“事不师古, 以克永世, 匪说攸闻”时, 太宗说:“这是至理名言�。 庇谑歉刑玖季�, 并赐给孙奭五品官服。因此, 真宗时, 把他任命为各个王府的侍读。他多次升迁后官至工部郎中, 提升为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年, 在左承天门得到天书, 真宗将去迎接, 王旦等人说:“上天降下祥符, 实在是对皇上圣德的回应�。 庇谑谴蟪济嵌及莩仆蛩�。孙奭说:“臣愚钝, 我听说‘天何言哉’, 难道真的有天书吗?”真宗去奉迎天书之后, 大赦并将此事布告于天下。这一年, 又有天书降临泰山, 真宗又上泰山亲自迎接。大中祥符四年, 真宗又要到汾阴祭祀, 正值大旱, 京城附近郡县的粮食价格飞涨, 孙奭上书进谏道:“近年来, 水涝旱灾连续不断, 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居多, 陛下竟然想使百姓劳苦而去侍奉神灵, 神灵难道就能安享吗?陛下坚持要这样做的原因, 不过是想效仿汉武帝、唐明皇, 凡是巡视到的地方, 都在刻石碑歌功颂德, 来赢得虚名, 彰显于后世罢了。臣希望陛下早日觉悟, 这将是天下之幸, 国家之福�。 闭孀谌衔飱]以研究经书走上仕途, 他遵守道义, 洁身自好, 即便有话说, 也从不阿谀逢迎取悦他人, 真宗了解孙奭为人朴实忠诚, 虽然他言辞激烈, 切中要害, 但是真宗还是容忍了他而没有加以斥责。宋仁宗即位, 宰相请求选择名儒来为仁宗讲述经学, 于是征召孙奭为翰林侍讲学士。每当讲到前世昏君亡国的历史, 他一定会反复规劝仁宗。有时仁宗的心思不在读书上, 孙奭就拱手缄默等候, 仁宗于是转而严肃认真地听孙奭讲解。孙奭曾画《无逸图》呈送给仁宗, 并说:“古代帝王从早到晩勤理朝政, 没有一天不上朝, 陛下也应当每天上朝来处理国事。”仁宗将图转交给了讲读阁。孙奭曾经多次请求退休, 以自己已经年过七十坚决请辞, 说着他流下眼泪, 仁宗也动了恻隐之心, 下诏赐给丝绸二百匹。后来仁宗以隆重的礼节授予他工部尚书, 又调他去管理兖州。仁宗特意在太清楼赐宴席, 近臣都到场了, 仁宗作飞白大字来赐给孙奭。第二天, 孙奭入宫向皇上谢恩, 仁宗又赐给他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及隅瑞圣园。不久, 孙奭又多次上表请求辞官, 后来以太子太傅之职退休。明道二年去世, 朝廷赠他左仆射, 封谥号曰宣。


        相关练习:《宋史·孙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过零丁洋》杜甫《春望》
        李商隐《夜雨寄北》荀况《劝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晏殊《浣溪沙》
        《记旧本韩文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如梦令》《愚溪诗序》
        《大道之行也》《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注解
        《订鬼》《召公谏厉王弭谤》
        《纪昌学射》《短歌行》
        《陌上�!� 《论语》十则·
        《荷蓧丈人》《望岳》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