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薛讷传》原文及翻译
|
| 旧唐书 原文: 薛讷, 绛州万泉人也, 左武卫大将军仁贵子也。为蓝田令, 有富商倪氏于御.史.台.理其私债, 中丞来俊臣受其货财, 断出义.仓.米数千石以给之。讷曰:“义仓本备水旱, 以为储蓄, 安敢绝众人之命, 以资一家之产?”竟报上不舆。会俊臣得罪, 其事乃不行。其后突厥入寇河北, 则天以讷将门, 使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临行, 于同明殿召见与语, 讷因奏曰:“丑虏凭凌, 以庐陵为辞。今虽有制升.储., 外议犹恐未定。若此命不易, 则狂贼自然款伏。”则天深然其言。时契丹及奚与突厥连和, 屡为边患, 讷建议请出师讨之。开元二年夏, 诏与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众二万, 出檀州道以讨契丹等。杜宾客以为时属炎暑, 将士负戈甲, 齐资粮, 深入寇境, 恐难为制胜。中书令姚元崇亦以为然。讷独曰夏月草茂羔犊生息之际不费粮储亦可渐进一举振国威灵不可失也时议咸以为不便。玄宗方欲威服四夷, 特令讷同紫微黄门三品, 总兵击奚、契丹, 议者乃息。六月, 师至滦河, 遇贼, 时既蒸暑, 诸将失计会, 尽为契丹等所覆, 讷脱身走免。归罪于崔宣道及蕃将李思敬等八人, 诏尽令斩之, 特免杜宾客之罪。下制曰:“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和戎大武等诸军州节度大使、同紫微黄门三品薛讷, 总戎御边, 建议为首, 暗于料敌, 轻于接战, 张我王师, 衄之虏境。观其畴昔, 颇常输罄, 每欲资忠报主, 见义忘身。特缓严刑, 俾期来效, 宜赦其罪, 所有官爵等并从除削。”寻以年老, 特听致.仕.。八年卒, 年七十余, 赠太常卿, 谥曰昭定。 (节选自《旧唐书·薛讷传》) 译文: 薛讷, 绛州万泉人, 是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的儿子。薛讷任蓝田令时, 有位富商倪氏到御史台申诉他的私债, 中丞来俊臣接受了他的财物, 判决从义仓拿出数千石粮食来还给倪氏。薛讷说:“义仓本来是为了防备水旱灾害, 作为储蓄用的, 怎敢牺牲众人的生命, 来资助一家的财产呢?”疏奏上报始终得不到答复。适逢来俊臣被治罪, 此事才没有执行。后来突厥入侵黄河以北地区, 武则天认为薛讷出身将门, 便让他代理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使。临行前, 武则天在同明殿召见薛讷与他交谈, 薛讷便上奏说:“突厥进逼, 是以庐陵王的事为借口的。如今虽已下诏升庐陵王为太子, 而外界的议论还是担心此事没有定下来。如果这一成命不再改变, 那么突厥就会自然顺服的。”武则天很赞同他的话。当时契丹及奚与突厥串通起来, 多次�:Ρ呓�, 薛讷提出请求出兵讨伐的主张。开元二年夏天, 下诏薛讷与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兵二万, 从檀州道出兵讨伐契丹等。杜宾客认为正值盛夏超然客公众号季节, 将士背负戈甲, 身带物资粮食, 深入敌境, 恐怕难以取胜。中书令姚元崇也认为如此。唯独薛讷说:“夏季草木丰茂, 正是牛羊生长的时期, 不费粮草储蓄, 也可以慢慢前进。一举振扬国家声威, 机不可失啊。”当时的议论都认为这样做不利。玄宗正想以武力震服四夷, 特别任命薛讷同紫微黄门三品, 统兵攻击奚、契丹, 议论才停息下来。六月, 军队前进到滦河, 与敌兵相遇, 当时已是酷暑天气, 各位将领又没有周密的作战计划, 被契丹打得全军覆没, 薛讷脱身逃走幸免于难。归罪于崔宣道及蕃将李思敬等八人, 皇帝下诏令全部斩杀, 特免去杜宾客的罪责。皇帝下诏令说:“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和戎大武等诸军州节度大使、同紫微黄门三品薛讷, 统兵防御边疆, 首先提出建议, 却不能预料敌情, 轻率地与敌人作战, 率领我大唐军队, 在敌虏境内遭到失败。观察他往日的表现, 很能尽心尽力, 常常想着秉忠报主, 见义忘身。特缓严刑, 以观其后效, 可以宽赦他的罪责, 所有官爵等全部削除。”不久因为年老, 特别准许退休。开元八年去世, 终年七十余岁, 追赠太常卿, 谥号为昭定。
相关练习:《新唐书·薛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薛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