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万元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万元吉, 字吉人, 南昌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潮州推官, 补归德。捕大盗李守志, 散其党。崇祯四年大计, 谪官。十一年秋, 用曾樱荐, 命以永州检校署推官事。居二年, 督师杨嗣昌荐其才, 改大理右评事, 军前监纪。嗣昌倚若左右手, 诸将亦悦服, 驰驱兵间, 未尝一夕安枕。嗣昌卒, 元吉丁内艰归。十六年起南京职方主事, 进郎中。

          福王立, 仍故官。四镇不和, 元吉请奉诏宣谕。又请发万金犒高杰于扬州, 谕以大义, 令保江、淮。乃渡江诣诸将营。杰与黄得功、刘泽清方争扬州, 元吉与得功书, 令共奖王室。得功报书如元吉指, 乃录其藁示泽清、杰, 嫌渐解。廷议以元吉能辑诸镇, 擢太仆少卿, 监视江北军务。元吉身在外, 不忘朝廷, 数有条奏。请修建文实录, 复其尊称, 并还懿文追尊故号, 祀之寝园, 以建文配, 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 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 以作忠义之气。从之。又言:

          先帝天资英武, 锐意明作, 而祸乱益滋。宽严之用偶偏, 任议之途太畸也。

          先帝初惩逆珰用事, 委任臣工, 力行宽大。诸臣狃之, 争意见之异同, 略绸缪之桑土, 敌入郊圻, 束手无策。先帝震怒, 宵小乘间, 中以用严。于是廷杖告密, 加派抽练, 使在朝者不暇救过, 在野者无复聊生, 庙堂号振作, 而敌强如故, 寇祸弥张。十余年来, 小人用严之效如是。先帝亦悔, 更从宽大, 悉反前规, 天下以为太平可致。诸臣复竞贿赂, 肆欺蒙, 每趋愈下, 再撄先帝之怒, 诛杀方兴, 宗社继殁。盖诸臣之孽, 每乘于先帝之宽;而先帝之严, 亦每激于诸臣之玩。臣所谓宽严之用偶偏者此也。

          国步艰难, 于今已极。乃议者求胜于理, 即不审势之重轻;好伸其言, 多不顾事之损益。殿上之彼己日争, 阃外之从违遥制, 一人任事, 众口议之。如孙传庭守关中, 识者俱谓不宜轻出, 而已有以逗挠议之者矣。贼既渡河, 臣语史可法、姜曰广急撤关、宁吴三桂兵, 随枢辅迎击。先帝召对时, 群臣亦曾及此, 而已有以蹙地议之者矣。及贼势燎原, 廷臣或劝南幸, 或劝皇储监国南都, 皆权宜善计, 而已有以邪妄议之者矣。由事后而观, 咸追恨议者之误国。倘事幸不败, 必共服议者之守经。大抵天下事, 无全害亦无全利, 当局者非朴诚通达, 谁敢违众独行;旁持者竞意气笔锋, 必欲强人从我。臣所谓任议之途太畸者此也。

          乞究前事之失, 为后事之师, 以宽为体, 以严为用。盖崇简易、推真诚之谓宽, 而滥赏纵罪者非宽;辨邪正、综名实之谓严, 而钩距索隐者非严。宽严得济, 任议乃合。仍请于任事之人, 严核始进, 宽期后效, 无令行间再踵藏垢, 边才久借然灰, 收之以严, 然后可任之以宽也。诏褒纳之。

          明年五月, 南京覆, 走福建, 归唐王。六月, 我大清兵已取南昌、袁州、临江、吉安。逾月, 又取建昌。惟赣州孤悬上游, 兵力单寡。会益府永宁王慈炎招降峒贼张安, 所号龙武新军者也, 遣复抚州。南赣巡抚李永茂乃命副将徐必达扼泰和, 拒大兵。未几, 战败, 至万安, 遇永茂。永茂遂奔赣。

          八月, 叛将白之裔入万安, 江西巡抚旷昭被执, 知县梁于涘死之。于涘, 江都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时唐王诏适至赣, 永茂乃与杨廷麟、刘同升同举兵。未几, 王召永茂为兵部右侍郎, 以张朝綖代。甫任事, 擢元吉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总督江西、湖广诸军, 召朝綖还, 以同升代。元吉至赣, 同升已卒, 遂以元吉兼巡抚。

          顺治三年三月, 廷麟将朝王, 元吉代守吉安。初, 崇祯末, 命中书舍人张同敞调云南兵, 至是抵江西, 两京已相继失, 因退还吉安。廷麟留与共守, 用客礼待之。其将赵印选、胡一青频立功, 而元吉约束甚严, 诸将渐不悦。时有广东兵亦以赴援至。而新军张安者, 汀、赣间峒贼四营之一, 骁勇善战, 既降, 有复抚州功, 且招他营尽降。元吉以新军足恃也, 蔑视云南、广东军, 二军皆解体。然安卒故为贼, 居赣淫掠, 遣援湖西, 所过残破。及是, 大兵逼吉安, 诸军皆内携, 新军又在湖西。城中军不战溃, 城遂破。元吉退屯皂口, 檄谕赣州极言云南兵弃城罪, 其众遂西去。四月, 大兵逼皂口, 元吉不能御, 入赣城。大兵乘胜抵城下。给事中杨文荐奉命湖南, 过赣, 入城共守御, 城中赖之。文荐, 元吉门生也。

          元吉素有才, 莅事精敏。及失吉安, 士不用命, 昏然坐城上, 对将吏不交一言。隔河大营遍山麓, 指为空营。兵民从大营中至, 言敌势盛, 辄叱为间谍, 斩之。江西巡抚刘远生令张琮者, 将兵趋湖东。及赣围急, 远生自出城, 召琮于雩都。赣人曰“抚军遁矣”, 怒焚其舟, 拘远生妻子。俄远生率琮兵至, 赣人乃大悔。琮军渡河, 抵梅林, 中伏大败, 还至河, 争舟, 多死于水。远生愤甚, 五月朔, 渡河再战, 身先士卒, 遇大兵, 被获, 复逃归。而新军先往湖西者, 闻吉安复失, 仍还雩都。廷麟躬往邀之, 与大兵战梅林, 再败, 乃散遣其军, 而身入城, 与元吉同守。自远生败, 援军皆不敢前。六月望, 副将吴之蕃以广东兵五千至, 围渐解, 未几复合, 城中守如初。

          王闻赣围久, 奖劳之, 赐名忠诚府, 加元吉兵部尚书, 文荐右佥都御史, 使尚书郭维经来援。维经与御史姚奇胤沿途募兵, 得八千人。元吉部将汪起龙率师数千, 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师三千, 大学士苏观生遣兵如之。两广总督丁魁楚亦遣兵四千。廷麟又收集散亡, 得数千。先后至赣, 营于城外。诸将欲战, 元吉待水师至并击。而中书舍人来从谔募砂兵三千, 吏部主事龚棻、兵部主事黎遂球募水师四千, 皆屯南安, 不敢下。主事王其狖谓元吉曰:“水师帅罗明受海盗也, 桀骜难制, 棻、遂球若慈母之奉骄子。且今水涸, 臣舟难进, 岂能如约。”不听。及八月, 大兵闻水师将至, 即夜截诸江, 焚巨舟八十, 死者无算, 明受遁还, 舟中火药戎器尽失。于是两广、云南军不战而溃, 他营亦稍稍散去。城中仅起龙、维经部卒四千余人, 城外仅水师后营二千余人。参将谢志良拥众万余雩都不进, 廷麟调广西狼兵八千人逾岭, 亦不即赴。会闻汀州破, 人情益震惧。

          十月初, 大兵用向导夜登城, 乡勇犹巷战。黎明, 兵大至, 城遂破, 元吉死之。先是, 元吉禁妇女出城。其家人潜载其妾缒城去, 元吉遣飞骑追还, 捶其家人, 故城中无敢出者。及城破, 部将拥元吉出城。元吉叹曰:“为我谢赣人, 使阖城涂炭者我也, 我何可独存!”遂赴水死, 年四十有四。

        译文:

            万元吉, 字吉人, 南昌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任潮州推官, 后来调补归德。期间他捕获了大盗李守志, 解散了他聚集起来的喽罗。崇祯四年(1631)全国官吏大考核, 他被贬了官。十一年秋天, 朝廷采纳曾樱对他的举荐, 让他以永州检校的身份代理推官的职责。过了两年, 督师杨嗣昌推荐他有才干, 朝廷让他改任大理右评事, 到杨嗣昌军队里负责监察军纪。嗣昌把他用作左右手, 将领们也心悦诚服, 他在部队里奔走劳作, 未曾睡过一个晚上安生觉。嗣昌死后, 元吉因为替母亲守丧回乡去了。十六年复出, 担任南京职方主事, 又升为郎中。

          福王登基后, 他仍旧担任郎中。因为四大兵镇不和, 他请求让自己奉命前往开导, 又请求拨一万两银子到扬州犒劳高杰, 用大义教导他, 命令他驻守江、淮。然后万元吉渡过长江奔赴各位大将的军营中去。高杰与黄得功、刘泽清三人当时正在争夺扬州, 元吉给得功写了一封信, 让他和大家一起辅佐朝廷, 得功写了一封回信, 和元吉的意思相同。元吉于是把得功的信抄给泽清、高杰两个看, 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嫌疑于是逐渐消释了。朝臣们讨论认为元吉能够安定各大兵镇, 提拔他当了太仆少卿, 让他监视长江以北的军务。元吉人在外边, 却不忘朝廷, 几次上书评议政事。他曾请求朝廷编写《建文实录》, 恢复他的皇帝尊号, 并把他给原先懿文太子追加的尊号予以归还, 在他的陵园中祭祀他, 用建文皇帝陪享, 并且立即表彰当时死难的大臣们, 以及近来京师失陷时殉难的四方臣僚, 以便振作臣民忠心报国的勇气。福王听从了他。元吉还上书说:“先帝天资英武, 立志振兴国家, 可是事实上祸乱更加严重。这是由于政策宽大、严厉二者的运用双方面都偏轻偏重了, 听取意见的方式太偏颇了。

          “先帝当初惩治不法宦官的专权, 任用群臣百官都力行宽大。大臣们习惯于此, 就争论意见的异同, 忽略了防患措施的准备, 敌人打到京郊来, 他们都束手无策了。先帝这下极为恼火, 坏人就乘机引导他采用严厉的政策。于是廷杖用得越来越多, 对地方上增派练饷, 使得在朝官员救过不暇, 下边的百姓无复聊生, 朝廷说起来是振作了, 但是敌人还是一样的强大, 盗贼的祸害更加扩大了。在十多年时间里, 小人主张的严厉政策无非如此。先帝自己后来也后悔了, 又采用宽大政策, 一反其规, 天下人都认为可以实现太平了。大臣们又开始竞行贿赂, 肆意欺骗先帝, 政治风气每况愈下, 又一次引发了先帝的怒火。先帝正忙着开杀戒, 国家紧跟着就覆灭了。大概说来大臣们的忤逆, 经常是利用了先帝宽大的政策;而先帝的严厉政策, 也经常滋生了大臣们的轻慢。我所说的政策的宽大和严厉双方面的偏轻偏重就是这个样子。

          “国家命运的艰难现在已到了极点。可是议论的人只求道理上讲得通, 就是不看看形势的轻重;只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发展。朝堂上天天你争我吵不说, 统兵在外的将领一举一动还要接受他们的�?�, 一个人干事, 却有许多张嘴巴在那里议论。就如孙传庭出守关中一事吧, 明眼人都说不应让他轻易出击, 可是已经有人议论他逗留、观望了。贼寇渡过黄河后, 我告诉史可法、姜曰广赶快撤下山海关、宁远卫吴三桂的部队, 随内阁大臣迎击贼寇。先帝召大臣问话时, 群臣也曾讲到这一点, 可是已经有人议论说这是放弃领土。等到贼寇的势力汹涌澎湃的时候, 朝臣有的劝先帝到南方来, 有的劝说让太子在南京开始监国, 这些本来都是很好的权宜之计, 可是已经有人议论说这是胡说八道。由事后来看, 谁不恨这些议论的人亏害了国家。但是假使事情侥幸不失败的话, 大家一定都佩服这些议论的人遵行常规。大概说来天底下的事没有完全有害的, 也没有全是益处的, 当事人除非质朴、诚实而且通晓万事万物, 否则哪个敢违众独行呢?在一边提意见的人总是争意气长短, 笔锋巧拙, 一定要强迫别人听从自己才成。这哪成呢?我所说的听取意见的方式太偏颇就是这个样子。

          “我请求陛下研究以前朝政的失误, 作为今后政治事务的借鉴, 要以宽大做主体, 以严厉求功效。崇尚简易、真诚待人叫作宽大, 滥赏无功、听凭放纵不叫作宽大;辨别邪正、综核名实叫作严厉, 百般挑剔、吹毛求疵不叫作严厉。政策的宽大和严厉二者相辅相成, 听取意见的方式才会适当。请任用办事官员时, 仍旧经严格考核后才用, 但宽着期限责取成功, 不要让离间计再跟着坏人的信用而得逞, 使我朝的军事人才久借燃灰, 委任时经过严格考核, 然后就可以用宽大的政策大胆地使用他了。”

          福王下诏赞扬并听取了他的意见。

          第二年, 南京灭亡了, 元吉跑到福建去归附唐王。六月, 大清部队已经占领了南昌、袁州、临江、吉安。过了一个月, 又占领了建昌。只有赣州孤零零地剩下在长江上流, 城中兵力也很单薄。益王府里永宁王朱慈炎招降峒贼张安(他的部队号称龙武新军)后, 这时收复了抚州。南赣巡抚李永茂于是命令副将徐必达扼守泰和, 抗击大清部队。没几天战败, 退到万安, 必达见到了永茂。永茂接着逃到了赣州。

          八月, 叛将白之裔进入万安, 江西巡抚旷昭被活捉, 知县梁于氵矣牺牲了。于氵矣, 江都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当时唐王的诏书正好传到赣州来, 永茂于是和杨廷麟、刘国升一起管理军事。不久唐王召永茂回去当兵部右侍郎, 让张朝纟延来接替他。永茂刚上任就提拔元吉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总领江西、湖广的各军, 又召回了朝纟延, 让同升接替了他。元吉到赣州时同升已经死了, 朝廷就让元吉兼任江西巡抚。

          顺治三年(1646)三月, 廷麟将去朝见唐王, 元吉代他守卫吉安。起初崇祯末年朝廷命令中书舍人张同敞调发云南部队, 这个时候来到了江西, 两个京城已经相继失守, 于是就退回到吉安来。廷麟留下他们一起守城, 用待客的礼仪对待他们。他们的将领赵印选、胡一清多次立功, 可是元吉对他们管得很严, 云南的将领慢慢地就不高兴了。当时广东的部队也赴援来了。新军将领张安本是汀州、赣州之间峒贼四营之一, 勇猛善战, 归降后建立过收复抚州的战功, 并且把其他三营峒贼也招降了。元吉认为新军足可依赖, 蔑视云南、广东的部队, 所以这两支部队就人心涣散了。但是张安的士兵本来就是贼盗, 住到赣州照旧奸侮妇女, 抢劫财物, 派他们增援湖西时, 一路所过之处都被烧杀抢夺光了。到这时大清部队来打吉安, 其他各路士兵都身在外无法忘家, 不肯力战, 新军还在湖西。所以吉安城里的部队不战而溃, 城就被打下了。元吉退驻皂口, 向赣州送去檄文极力讲述云南部队弃城出逃的罪行, 云南部队就干脆往西边走掉了。四月, 大清兵赶到皂口, 元吉无力防御, 就躲进了赣州城。大清兵乘胜开到了赣州城下。给事中杨文荐奉命到湖南去, 路过赣州时就进城和大家一起守御, 赣州城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了。文荐是元吉的门生。

          元吉一向很有才干, 办事精明勤快。等吉安失守后, 士兵也不听命令了, 他昏头昏脑地坐在城墙上面, 对将吏一言不发。河对岸大清兵营扎遍了山麓, 他都说成是空营。有士兵或有百姓从大清兵营中逃出到此的说起敌人力量强大, 元吉都指斥他们是间谍, 把人给斩了。江西巡抚刘远生命令一个叫张琮的将领带兵增援湖东, 等赣州之围紧急时远生亲自出城到雪都去叫张琮。赣州人说“巡抚大人的军队逃跑了”, 愤怒地烧了远生部队的船, 收捕了他的妻子。不久远生率领张琮的部队回城来, 赣州人才十分地后悔了。张琮的部队渡过河前进, 到梅林时中了埋伏, 大败而回, 到河边时为了争船很多人死在河里了。远生恼火极了, 于五月初一渡过河再次交战, 他身先士卒, 遇上大批部队的还击, 他被抓住了, 又逃了回去。以前派到湖西的新军听说吉安失守又回了雩都。廷麟亲自去邀请他们过来, 在梅林与大清部队交战, 又失败了, 廷麟于是疏散了新军, 自己进城来和元吉一起守城。自从远生战败以后, 各地援兵都不敢向前去交战了。六月十五, 副将吴之蕃带领广东兵五千人到来, 城外的包围圈逐渐被解除, 不久又把城给围了起来, 赣州军民和以前一样进行固守。

          唐王听说赣州外围未下, 就奖励、慰劳了这里的官兵, 把赣州赐名为忠诚府, 加封元吉为兵部尚书, 文荐为右佥都御史, 派尚书郭维经过来支援。维经和御史姚奇元沿途募兵, 招到八千人。元吉的部将汪起龙率兵四千, 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兵三千, 大学士苏观生也派来了这么多人, 两广总督丁魁楚也派兵四千, 廷麟又收集散亡, 得了几千人。这些部队先后来到赣州, 在城外扎下兵营。诸将欲战, 元吉要求等水师来后一起进攻。当时中书舍人来以谔招募了三千砂兵, 吏部主事龚盞、兵部主事黎遂球招募了四千水兵, 都驻扎在南安不敢过来。主事王其..对元吉说“:水师将领罗明受是个海盗, 凶暴难制, 龚盞、遂球对他们就像慈母宠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小心。况且现在水浅, 大船开不过来, 怎么能如约赶来呢?”元吉不听。到八月份, 大清部队听说水师要过来, 就在江面上夜截纵火, 烧毁了他们八十艘大船, 死人无数, 明受逃回, 船上的火药、兵器全丢了。于是两广、云南部队不战而逃, 其他部队也稍有逃散。赣州城里只剩下起龙、维经部下的士兵四千多人, 城外只剩下水师后营的两千多人。参将谢志良在雩都拥兵万余不来援救, 廷麟调广西狼兵八千人翻越山岭过来, 这些狼兵也不肯赶紧赴援。恰好这时又听说汀州被打下了, 人心更加震惊恐惧。

          十月初, 大清兵在向导引领下登上城墙, 当地的民兵仍进行巷战抵抗。黎明时分, 大批部队开来, 赣州城终于被打下来。元吉与城共亡了。在这之前元吉禁止妇女走出城门。他的家人偷偷把他的妾从城墙上缒下去, 想逃走, 元吉派人骑马去追了回来, 把家人捶打了一顿, 所以城中没人敢出逃了。到城陷落时, 元吉的部将把他护送到城外, 元吉叹息说:“替我向赣州人说声对不起吧!使全城生灵涂炭的, 是我�。以趺茨芏雷曰钕氯ツ�?”于是投水自尽了, 终年四十四岁。

          杨文荐, 字幼宇, 京山人。由进士出身担任兵科给事中。赣州城失守时, 他正病得不能起床, 被抓获后送到南昌, 他粒米不进, 绝食而死了。 

        相关练习:《明史·万元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马录传》《明史·李秉传》
        《明史·胡松传》(二)《明史·周忱传》(二)
        《明史·徐九思传》《明史·杨守陈传》
        《明史·袁继咸传》《明史·李遂传》
        《明史·邹维琏传》《明史·张经传》
        《明史·朱纨传》《明史·丁汝夔传》
        《明史·曾铣传》《明史·翟鹏传》
        《明史·周敬心传》《明史·陈九畴传》
        《明史·欧阳重传》《明史·潘埙传》
        《明史·欧阳铎》《明史·李中传》
        《诈疾平叛》《明史·戚继光传》(三)
        《明史·刘熙祚传》《明史·金兴旺传》
        《明史·朱能传》《明史·李敏传》
        《明史·任礼传》《明史·俞谏传》
        《明史·齐之鸾传》《明史·翁大立传》
        《明史·沐晨传》《明史·翁万达传》
        《明史·曹璘传》《明史·薛侃传》
        《明史·乔允升传》《明史·陆光祖传》
        《明史·申时行传》(二)《明史·杭雄传》
        《明史·杨慎传》(二)《明史·王翱传》
        《明史·胡松传》《明史·李默传》
        《明史·麻贵传》《明史·王仪传》
        《明史·吴执御传》《明史·夏嘉遇传》
        《明史·戚继光传》(二)《明史·林瀚传》
        《明史·章纶传》《明史·丰熙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