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袁枚《大理寺卿邓公传》原文及翻译

        袁枚
        原文:
            乾隆三十九年春, 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予告还蜀。启行之前一月, 从京师作书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难, 予偕汝衰, 未必再见。即生死音耗, 亦虑少通。予生平出处本末, 惟汝知详, 盍为我撰《墓志》以须?”枚闻命皇恐, 疑从先生之言, 则预凶非礼;以不敏辞, 又恐非先生所以命枚之意, 而没先生可传之贤。敬考古人文集, 为贤者立传, 不妨及其生存而为之, 如司马君实之于范蜀公是也。先生蜀人, 声望与范公相峙。枚虽非君实, 请引此例, 以质先生。 
            谨按:先生名时敏, 字逊斋, 四川广安人。父琳, 以岁贡生任中江县训导。生六子, 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举于乡, 乾隆元年登进士, 入翰林。十年, 迁大理寺正卿。丁父忧归里。服阅, 奏请养母。上许之。二十六年, 太夫人薨。二十九年, 先生入朝, 补原官。 
            先生纯和介朴, 遢人无矜容躁颜。于道义所在, 则凝然不可挠。天子加恩边远之臣, 锐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馀, 一岁数迁, 旁观辟睨, 以为稍从容即可宰辅。而先生勿顾也, 归依膝下, 忽忽二十年。再入长安, 诸新贵少年望先生如过时古物, 而先生亦不乐与昵, 退朝闭门, 与一卷书、二三耆旧共晨夕而已。大理, 古皋陶所为, 权甚重。元、明以来, 一切决于司寇。居此职者, 相夸为识时务。而先生每秋鞫, 苦心平反, 有所得必争, 争不得必奏。 
            今年以计典休, 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 而替于终。枚独以为不然。先生以万里孤臣, 旁无凭借, 而能委蛇卿班, 适来适去, 卒全名节以归。此非遭际圣明, 始终眷护, 而能如是乎?先生手札嗛嗛①以未报君恩为愧。枚又以为不然。夫建一议, 理一事, 此报恩之大者也;重其身, 端其范, 以仪型百辟, 此报恩之大者也。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 为报一人之恩故也。无形之砥柱, 可以扼中流、挽风气矣。而况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 有以八九十起者, 先生之齿犹未也。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 而枚幸旦暮毋死, 终将濡笔以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有删节) 
        【注】①嗛嗛:谦逊的样子。 


        译文:
            乾隆三十九年春, 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告诉我要回到蜀地。启程前的一个月, 从京城写信寄给他的弟子袁枚说:“蜀道难行, 我和你都已衰老, 不一定能再次相见。即便是生死的音讯, 估计也难以通传。我生平事�!⒊鍪思巴艘灸┰涤�, 只有你详细知晓, 为何不为我做好准备撰写《墓志》呢?”我听到命令十分不安, 害怕听从先生的话, 就会预示凶兆, 不合礼节;以不聪敏为由推辞, 又害怕不合先生用来命令我的心思, 因而埋没了先生本可以传颂的贤明。恭敬谨慎地考证古人的文集, 给品行贤能的人写传记, 不妨根据他的生平来做传, 如司马光为范蜀公立传就是这样。先生是蜀人, 他的声名和威望与范公相同。我虽然不是司马君实, 请允许我援引此例, 来表现先生的本性。 
            谨按(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 可以译为:认真在线查询到):先生名为时敏, 字取逊斋, 是四川广安人。父亲邓琳, 凭着岁贡生的身份担任中江县训导(教训开导, 教育学名词)。生育六个孩子, 先生最小。雍正十年考中乡试, 乾隆第一年考中进士, 进入翰林院。乾隆十年, 升任大理寺正卿。遭逢父亲丧事回归故乡。守孝期满, 上奏请求奉养母亲。皇上答应了他。二十六年, 太夫人去世。二十九年, 先生入朝, 补任原官。先生淳朴和蔼正直朴实, 对待人从无傲慢不耐烦的脸色。对于道义所在, 则立场坚定不屈服。天子对边远大臣施行恩惠, 一心想要任用先生。先生才三十多岁, 一年之中多次升迁, 旁观之臣侧目关察, 认为不久即可成为宰相治理国家大事。而先生并不眷恋顾惜, 归依父母膝下尽孝心, 匆匆二十年。再入长安, 各位新贵少年看待先生就像过时的古物, 先生也不喜欢与趋炎附势的人亲近, 退朝之后就闭门不出, 和一卷书、二三个年德高望重者共度时间罢了。大理, 是古皋陶所建, 权利很大。元明以来, 一切都取决于司寇(主管刑狱)。担任这一职务的人, 互相夸耀认为自己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而先生每次秋天审问, 苦心为冤案平反, 能争取的一定争�。〔坏骄鸵欢ㄉ献喑�。 
            今年因为对官吏考绩的大计之典退休, 评论的人认为先生最初受到皇帝的恩遇, 最终衰落(不再受皇上到皇帝的恩遇)。只有我认为不是这样。先生万里为官坚持操守, 没有其他依仗, 却能应付九卿朝官, 从来到去应时而为, 最终保全名声气节归乡。这如果不是遇到圣明的君主, 始终眷念�;�, 能这样吗?先生亲笔信谦逊, 因为没有报答皇上的大恩而惭愧。我又不认为是这样。提一个建议, 处理一件事情, 这是最好的报恩;敬重自己, 端正风范, 以礼仪为百官做出典范, 这是最好的报恩啊。他不接受他人恩惠的原因, 是报答一个人的恩惠的缘故。无形的砥柱, 可以阻遏流水、挽救风气啊。更何况古代名臣有的从七十岁开始, 有的从八九十岁开始, 先生的年龄还未到啊。那么将来的报答称颂的时机正是我穷尽的, 如果我一时间侥幸不死, 一定要蘸笔等待。 

        相关练习:袁枚《大理寺卿邓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袁枚《重修南捕通判厅壁记》袁枚《方君柯亭传》
        《祭妹文》袁枚《鲍竹溪先生传》
        袁枚《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袁枚《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所好轩记》袁枚《厨者王小余传》
        袁枚《答尹似村书》袁枚《游仙都峰记》
        袁枚《江宁两校官传》《卖蒜老叟》
        袁枚《书鲁亮侪事》袁枚《赠黄生序》
        袁枚《随园四记》袁枚《李孝子传》
        袁枚《牡丹说》袁枚《戊子中秋记游》
        袁枚《帆山子传》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袁枚《游丹霞记》袁枚《山之叟》
        袁枚《游武夷山记》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黄生借书说》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