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灌夫传》原文及翻译
| | 汉书 原文: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 颍阴人也。父张孟, 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 得幸, 因进之, 至二千石, 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 颍阴侯灌何为将军, 属太尉, 请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孟年老, 颍阴侯强请之, 郁郁不得意, 故战常陷坚, 遂死吴军中。汉法, 父子俱, 有死事, 得与丧归, 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于是夫被甲持戟, 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 莫敢前。独两人及从奴十余骑驰入吴军, 至戏下, 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 复还走汉壁, 亡其奴, 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 适有万金良药, 故得无死。创少瘳, 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曲折, 请复往。”将军壮而义之, 恐亡夫, 乃言太尉, 太尉召固止之。吴军破, 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武帝即位, 以为淮阳天下郊, 劲兵处, 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入为太仆。二年, 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 夫醉, 搏甫。甫, 窦太后昆弟。上恐太后诛夫, 徒夫为燕相。数岁, 坐法免, 家居长安。 夫为人刚直, 使酒, 不好面谀。贵戚诸势在己之右, 欲必陵之;士在己左, 愈贫贱, 尤益礼敬, 与钧。稠人广众, 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好文学, 喜任侠, 已然诺。诸所与交通, 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 食客日数十百人。波池田园, 宗族宾客为权利, 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颍水清, 灌氏宁;颍水浊, 灌氏族。” (选自《汉书·灌夫传》, 有删改) 译文: 将军灌夫字仲孺, 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 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 受到灌婴的宠信, 便推荐他, 官至二千石级, 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 颍阴侯灌婴担任将军, 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 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 颍阴侯勉强推荐他, 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 每逢作战时, 常常攻击叛军的坚固的阵地, 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 父子一起从军参战, 有一个为国战死, 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 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 手拿戈戟, 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 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 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 杀死杀伤吴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 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 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 只是他和另一人一马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 恰好有名贵的良药, 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 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 请您让我再前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 恐怕灌夫战死, 便向太尉报告, 太尉召见他并坚决地阻止了他。等到吴军被攻破, 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汉景帝汇报了, 灌夫担任了中郎将。过了几个年, 因为犯法而丢了官, 在长安安了家, 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于是, 灌夫又重新担任代国国相。 武帝即位, 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 是强大的兵力驻扎的地方, 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 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 灌夫喝醉了, 打了窦甫。窦甫, 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 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几年以后, 又因犯法丢官, 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 好发酒疯, 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 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 他一定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士人, 越是贫贱的, 就更加用尊礼恭敬他们, 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 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 爱打抱不平, 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 一定办到, 那些和他交往的人, 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灌夫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 每天的食客就有几十近百人。池塘田园遍布颍川, 他的宗族和门客为了扩张权势和利益, 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 灌氏安宁;颍水浑浊, 灌氏灭族。”
相关练习:《汉书·灌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