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贾复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贾复字君文, 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 习《尚书》。事舞阴李生, 李生奇之, 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 而勤于学, 将相之器也。”王莽末, 下江、新市兵起, 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 自号将军。更始立, 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 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 诸将放纵, 遂辞嘉, 受书北度河, 及光武于柏人, 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 禹亦称有将帅节, 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 光武解左骖以赐之。官属以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 调补鄗尉, 光武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 方任以职, 勿得擅除。” 
            光武至信都, 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 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 大战至日中, 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 可且朝饭。”复日:“先破之, 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基。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今贾复别将者, 为其轻敌也。果然, 失吾名将。”复病寻愈, 追及光武于蓟, 相见甚欢, 大飨士卒, 令复居前, 击邺贼, 破之。 
            复从征伐, 未尝丧败, 数与诸将溃围解急, 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 希令远征, 而壮其勇节, 常自从之, 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 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 我自知之。” 
            十三年, 定封胶东侯, 食邑凡六县。复知帝欲偃干戈, 修文德, 不欲功臣拥众京师, 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 敦儒学。帝深然之, 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 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 多大节。既还私第, 阖门养威重。三十一年卒, 谥曰刚侯。 
        (节选自《后汉书·贾复传》) 


        译文:
            贾复字君文, 南阳郡冠军县人。少年时好学, 习《尚书》。从学于舞阴李生, 李生惊奇, 对弟子们说:“贾君的容貌志气是这样好, 又勤于学习, 是将相的器材啊。”当时下江、新市兵起, 贾复也在羽山聚众数百人, 自号为将军。更始帝即位, 就率领其部众归附于汉中王刘嘉, 刘嘉任命他为校尉。贾复看到更始帝政治混乱, 诸将放肆纵虐, 于是辞别刘嘉, 接受刘嘉书信北渡黄河, 在柏人赶上光武帝刘秀, 由邓禹引见得光武帝召见。光武帝刘秀觉得他很奇异, 邓禹也称赞贾复有将帅的气节, 于是暂时委任贾复为破虏将军督察盗贼。贾复的马瘦弱, 光武解车驾左边的马赏赐给贾复。刘秀属官们认为贾复是后来的而且喜欢欺侮折辱同僚, 请求调他做鄗尉, 光武说:“贾督有击退敌军于千里之外的威风, 刚刚任以要职, 不得随意撤除。” 
            光武到信都, 任命贾复为偏将军。攻拔邯郸后, 迁都护将军。从光武攻击青犊于射犬, 大战到日中, 贼阵势坚固不退却。光武传召贾复说:“官吏士兵们都饿了, 可暂吃了饭再说。”贾复说:“先破贼, 再吃饭好了。”于是背负鸟羽作为旌旗率先赴敌, 所到之处敌人都溃散了, 贼于是败走。诸将都信服他的神勇。又在北面与五校贼战于真定, 大破贼军。贾复受了重伤。光武大惊说:“我之所以不让贾复担任与主力部队配合作战的将领, 是因为他轻敌。果然, 失去了一位名将。”贾复伤病不久痊愈了, 在蓟县追上刘秀, 相见后非�;断�, 大宴士卒, 刘秀任贾复为先锋, 攻击邺贼, 打败贼兵。 
            贾复跟随光武帝征伐, 从来没有失败过, 多次与诸将在溃围中解救危急, 身上受伤达十二处。光武帝因贾复敢深入敌军, 很少令他远征, 而称赞他的勇敢节气, 常让他跟随自己, 所以贾复少有独自攻平一方的功勋。诸将每每论功自夸, 贾复没有说过自己。光武帝常说:“贾君的功劳, 我自己知道。” 
            建武十三年, 定封胶东侯, 食邑共六县。贾复知道光武帝想偃息干戈, 修理文德, 不想让功臣拥兵住在京师, 就与高密侯邓禹共同削去甲兵, 敦重儒学。光武帝深感他们做得对, 就罢掉左右将军。贾复以列侯身份回府第, 加位特进。贾复为人刚毅正直, 大节优秀。既回私第, 关门修养威德。建武三十一年逝世, 谥号刚侯。 

        相关练习:《后汉书·贾复传》原文及翻译    

        相关文言文
        《鲁恭为中牟令》《后汉书·党锢传序》
        《后汉书·王霸传》《后汉书·郭躬传》(二)
        《后汉书·窦融传》《后汉书·阳球传》
        《后汉书·窦宪传》《后汉书·陆康传》
        《后汉书·郭丹传》《后汉书·寇恂传》
        《后汉书·郭躬传》《后汉书·冯勤传》
        《后汉书·孔融传》《后汉书·仇览传》
        《后汉书·陈忠传》《后汉书·窦固传》
        《后汉书·许劭传》《后汉书·徐璆传》
        《后汉书·杨赐传》《后汉书·刘平传》
        《后汉书·杨终传》《后汉书·冯鲂列传》
        《后汉书·臧宫传》《后汉书·皇甫嵩传》
        《后汉书·滕抚传》《后汉书·冯衍传》
        《后汉书·张霸传》《后汉书·范式列传》
        《后汉书·江革传》《后汉书·杨震列传》(二)
        《后汉书·李业传》《后汉书·申屠刚传》
        《后汉书·齐武王传》《后汉书·荀彧传》
        《后汉书·卢植传》《后汉书·朱浮传》
        《后汉书·吴汉传》《后汉书·陈禅传》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后汉书·王梁传》
        《后汉书·曹褒传》《后汉书·马武传》
        《后汉书·张衡传》《后汉书·延笃传》
        《梁鸿尚节》《后汉书·张禹传》
        《后汉书·王涣传》《后汉书·庞参传》
        《后汉书·郑太传》(二)《后汉书·周举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