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王霸》原文及翻译
|
| 王安石 原文: 仁义礼信, 天下之达道, 而王霸之所同也。夫王之与霸, 其所以用者则同, 而其所以名者则异, 何也?盖其心异而已矣。其心异则其事异, 其事异则其功异, 其功异则其名不得不异也。 王者之道, 其心非有求于天下也, 所以为仁义礼信者, 以为吾所当为而已矣。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 则天下莫不化之也。是故王者之治, 知为之于此, 不知求之于彼, 而彼固已化矣。霸者之道则不然:其心未尝仁也, 而患天下恶其不仁, 于是示之以仁;其心未尝义也, 而患天下恶其不义, 于是示之以义。其于礼、信, 亦若是而已矣。是故霸者之心为利, 而假王者之道以示其所欲;其有为也, 唯恐民之不见而天下之不闻也。故曰其心异也。 齐桓公劫于曹沫之刃, 而许归其地。夫欲归其地者, 非吾之心也, 许之者, 免死而已。由王者之道, 则勿归焉可也, 而桓公必归之地。晋文公伐原, 约三日而退, 三日而原不降。由王者之道, 则虽待其降焉可也, 而文公必退其师, 盖欲其信示于民者也。凡所为仁义礼信, 亦无以异于此矣。故曰其事异也。 王者之大, 若天地然, 天地无所劳于万物, 而万物各得其性, 万物虽得其性, 而莫知其为天地之功也。王者无所劳于天下, 而天下各得其治, 虽得其治, 然而莫知其为王者之德也。霸者之道则不然, 若世之惠人耳, 寒而与之衣, 饥而与之食, 民虽知吾之惠, 而吾之惠亦不能及夫广也。故曰其功异也。 夫王、霸之道则异矣。王者之道, 虽不求利, 而利之所归。霸者之道, 必主于利, 然不假王者之事以接天下, 则天下孰与之哉?(取材于王安石的同名文章) 【注】约三日而退:晋文公下令只携带三日粮草, 并与将士约定三日后退兵。 译文: 仁义礼信, 是天下通行不变的准则, 是王道和霸道共同遵循的。王道和霸道相比, 二者用仁义礼信来治理是一样的, 但用来命名的名称却不同, 为什么呢?大概因为他们的本心不同罢了。本心不同做的事就不同, 做的事不同功绩就不同, 功绩不同名称就不能不有区别。 王者的治理之道, 本心不是向天下求取实利, 王者施行仁义礼信的原因, 是认为我应当这样做罢了。(王者)用仁义礼信涵养德性进而施行到政事上, 那么天下人都会受到教化了。所以王者治理天下, 懂得施政要用仁义礼信, 不希求向天下人求取实利, 而天下人自然已经受到教化了。霸者的治理之道却不是这样:他的本心不见得仁爱, 却担心天下人憎恶他不仁, 于是行仁爱之事给天下看;他的本心不见得正义, 却担心天下人憎恶他不正义, 于是行正义之事给天下看。他对于礼、信, 也像这样罢了。所以霸者用心在于求利, 而借助王者的治理之道来实现他的欲望;他做出仁德之举, 唯恐天下百姓见不到听不到。所以说他们的本心不同。 齐桓公被曹沫用匕首胁迫, 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要归还鲁国土地, 不是我的本心, 答应归还, 不过是为了避免被杀罢了。从王者之道看, (若合于义)那么不归还也可以, 然而桓公一定要归还鲁国的土地(以向天下显示他的仁义)。晋文公讨伐原邑, (和将士)约定三天后退兵, 三天后原人还未投降。从王者之道看, (若合于义)那么即使等到原人投降后再退兵也是可以的, 但晋文公一定要退兵, 大概是想要向百姓展示他信守诺言。(霸者)所有的仁义礼信之举, 也和这二人的行为没有区别啊。所以说(本心不同)做的事便不同。 王者(功绩)之大, 像天地一样, 天地没有役使万物, 而万物各自适性生长发展, 万物虽然能适性生长发展, 却不知这是天地的功绩。王者没有役使天下人, 天下人都能得到适宜的治理, 虽然得到适宜的治理,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王者的仁德。霸者的治理之道却不是这样, 就像世上施与别人恩惠的人一样, 百姓寒冷就把衣服给他们, 百姓饥饿就把食物给他们, 百姓虽然知道这是我的恩惠, 但我的恩惠也不能施与更广的范围。所以说(做的事不同)功绩便不同。 (这样看来)王道和霸道就是不同的了。王者的治理之道, 虽然不追求实利, 实利还是会归属他。霸者的治理之道, 一定注重求得实利, 然而若不借助王者所行之事来对待天下, 那么天下谁会亲附他呢?
相关练习:王安石《王霸》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