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秦起宗传》原文及翻译
| | 元史 原文: 秦起宗, 字元卿, 其先上党人, 后徙广平洺水县。起宗生长兵间, 学书无从得纸, 父削柳为简., 写以授之;成诵, 削去更书。年十七, 会立蒙古学, 学辄成, 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 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 转中书译史, 累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 上言:“东.宫.官属, 辅导德义, 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建康多水, 或实灾而有司抑之, 或无灾而诉灾, 起宗微行得实, 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 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 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 起宗极言武昌重镇, 当备上流之师, 亲王不可远去, 力止之。及王入见, 帝谓曰:“八番之行, 非秦元卿, 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蜀, 幕.府.忘其名, 曰秦元卿, 帝引笔改曰起宗, 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 立太子, 有赦, 起宗又奏:“不罪和尚, 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 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 其父愤死, 渎乱天常, 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 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 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 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 至官, 有司供张甚盛, 问其费所从出, 小吏不敢隐, 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 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 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 安俭约, 务安静, 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 以老去官。明年, 以兵部尚书致仕, 居一岁, 卒, 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译文: 秦起宗字元卿, 祖籍上党, 后迁居广平洺水县。秦起宗生长在军队中, 读书无法得到纸, 其父削柳木为片, 写好后教他;能背诵后, 削去再写新的内容。十七岁时, 适逢设立蒙古学, 他一学就会, 被征召为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惜他的才能, 升任他为尚书省译史。元仁宗即位, 他又转迁任中书省译史, 屡次升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 上奏说:“东宫的属吏, 辅佐引导道德信义(是职责), 财物不是(应该)管理的。”朝廷认为他是正确的。又升任南台御史。建康(南京)是多水的地方, 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 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 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 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元文宗即位, 命令威顺王征讨贵州苗族八番。这个时候, 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宣政院使囊加台造反没有平息, 秦起宗竭力陈说武昌是重镇, 应防备上游的军队, 亲王不能离开湖广远去, 极力阻止了这件事。等到威顺王入朝谒见, 文宗对他说:“征讨八番的行动, 要不是秦元卿, 几乎失策。” 朝廷议论让秦起宗治理蜀地, 幕府忘了他的名字, 说秦元卿, 文宗提笔改正“起宗”, 皇帝对他的关注达到如此程度。授上书省御史, 弹劾中丞和尚接纳妇女、贱买县官房屋, (却)没有批复。秦起宗跟从台官入宫进见, 长跪争辩了很久, 皇帝命令他起来, 他不肯起来, 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就出来了;第二天, 立太子, 有赦免命令, 秦起宗又上奏:“不处�:蜕�, 不能正国法。”和尚服罪。皇帝说:“做御史, 应该像这样。”又弹劾福建地方长官卜咱耳, 曾与父亲的妾私奔, 其父气死, 使天�;炻�, (最后)被流放到岭南。从此, 畅所欲言, 无一点忌讳, 都被听从并予采用。升迁都漕运使, 皇帝召他来, 对他说:“漕输之事, 多遭损坏, 依靠你去治理。”出任抚州路总管, 到任之日, (当地)官吏举行宴会, 非常丰盛, 秦起宗询问费用由谁出, 小吏不敢隐瞒, 说:“从百姓借取。” 于是马上让他们还回去, 桌子上的东西够吃就行了。从此, 官员和下属有宴饮集会, 使礼完备就行了(停止)。于是告诉大家说:“我本是农家子弟, 安于俭省节约, 追求安宁平静, 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居位一年, 因年老辞官。第二年, 以兵部尚书之职(身份)退休, 又过了一年, 去世, 谥号昭肃。
相关练习:《元史·秦起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