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濂《龙渊义塾记》原文及翻译
        宋濂
        原文

            龙渊即龙泉, 避唐讳更以今名[3]。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4], 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 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5], 虽至近亦且半之, 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贝垂鹕健⑾裳伊绞樵�, 以无恒产[6], 未几而而皆废。章君深忧之, 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 其奚可哉[7]?”遂樽节凡费[8], 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9]。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10], 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畸来为之助[11]。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12], 创燕居以奉先圣[13], 而先师为之配[14], 春与秋行舍菜之礼[15]。
        旁列四斋:曰逊敏, 曰知通, 曰敬乐, 曰博约, 以居弟子员。后敞正义堂, 月旦[16]、十五日鸣鼓, 集多士, 以申饬五伦之教[17]。前建大门, 榜之曰“龙渊义塾”, 劈其修途, 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 前后蔽荫, 盖郁然云[18]。
            岁聘行经修明之士以为讲师[19], 诸生业进者, 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20], 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21], 罚及之。田赋之出入, 主塾事者司焉[22]。日用有籍[23], 月考朒赢[24], 岁二会其数[25], 有余则他贮, 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 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俟其长[26], 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27]。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28], 檄本郡免其科繇[29], 俾无有所与[30]、章君既列条教[31], 序而刻诸石[32], 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 伻来[33], 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 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34], 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35]。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 水心叶氏正则[36]、西山真氏希元[37], 后先以学鸣, 声感气求[38], 籁鸣机动[39], 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40], 一时文物, 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 而继之者鲜也, 岂俗尚不同, 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
            章君有见于斯, 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41], 乃辟塾聘师, 以克绍先世之徽猷[42], 其立志甚弘, 而为功甚溥[43]。陈京兄弟乐善好义, 以助其成, 自非适斋涵濡之泽[44], 亦岂能至于是哉?
            章君子之若孙, 当夙夜以继志为事[45], 毋丰己以自私, 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46], 毋狎非类而斁厥彝训[47], 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有违于是[49], 陈氏之中有端亮者宜匡正之[50]。陈氏或不我屑也[51], 则乡尹里师岂无勇于为义者[52]。咸得纠之。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 则县大夫之贤者[53], 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虽然, 无以远虑为也, 夫具人之形体者, 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 宜战兢保守之, 弗暇矧敢坏[54]。因书之以为记。


        译文

            龙渊也就是龙泉, 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 与交 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 有的达到二三百里, 即使是最近的, 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罄茨被� 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 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不久都废弃了。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 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 怎么可以呢?”于 是节约常日的花销, 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 用曾祖父适斋先生所遗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章 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的北面, 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 先师颜回享受配祀, 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 每月月初、十五日 则鸣鼓, 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在书院前建造大门, 上书“龙渊义塾”, 用砖铺筑道路, 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 丛生, 修竹林立, 前后蔽荫, 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 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 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 就惩罚他们。田赋 的出入收支, 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 一月一考查盈亏, 每年两次一轧账, 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 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 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 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 等到他们长大了, 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 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 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 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 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 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 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 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 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 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 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 他志向高远, 功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 来助他成就事业, 如若不是来 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 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 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 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 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 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 让后人受用无穷了。



        注释[1]至正十三年:1353年。某甲子:某日。
        [2]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市。
        [3]避唐讳:避唐太祖李渊讳。
        [4]欧冶子:亦称欧冶, 春秋时铸工, 应越王聘, 铸湛庐、巨阙、胜邪、鱼阳、纯钩(一作“纯钧”)五剑, 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工市”)三�!J录段庠酱呵铩ゃ劂棠诖贰ⅰ对骄椤ぜ潜!�。福建闽侯市冶山麓, 旧有欧冶池, 相传亦为其铸剑处。
        [5]通都大邑:大城市。
        [6]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
        [7]奚可:怎么可以。
        [8]樽节:节省。凡费:常日的花销。
        [9]斥田:开拓(扩大)田地, 买田地。
        [10]妻党:妻子家的人。
        [11]曾大父:曾祖父。畸:畸零。畸, 通“奇”。有畸:有余。意指二百三十亩土地之外还有零头。
        [12]卜地:择地。
        [13]燕居:本为退朝而处, 宋居。《·述而》:“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此处为堂名“燕居”。奉先圣:供奉先圣孔子。
        [14]先师之为配:先师颜回享受配祀。《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 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汉以后, 儒家思想为正统, 历代都庙祀孔子。三国魏正始(齐王曹芳年号, 公元240—248年)以后, 规定入学行祭礼, 以孔子为先圣, 配颜回为先师。唐初改周公为先圣, 孔子配, 但很快又改了过来。
        [15]舍菜之礼:舍, 读shì, 舍菜, 本作“舍采”, 采, 读cài。古者入学, 执菜以为贽(见面礼), 一说持菜祀先师。《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 舍采, 合舞。”注:“郑(玄)谓舍即释也, 采读为菜, 始入学必释菜, 礼先师也。”
        [16]月旦:月初。
        [17]申饬:告诫、约束。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
        [18]郁然:茂盛的样子。
        [19]岁聘:每年聘请。
        [20]家单:家庭力量单�。移�。裹粮:装粮。此处指交粮。
        [21]帅:遵循。
        [22]司:掌管。
        [23]籍:帐簿。
        [24]朒(nǜ)赢:亏盈。朒, 不足。赢, 盈利。
        [25]岁二会其数:每年两次会计(收入和支出)数字。
        [26]俟:等待。
        [27]大凡:大略, 指基本情况。
        [28]江浙行�。涸诮闵栊兄惺槭�。参知政事:元代行省亦设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官员, 以总揽该行省的政务。参知政事为行省行政副长官。
        [29]科繇(yáo):法律规定的徭役。繇, 通“徭”, 徭役。
        [30]俾(bì):使。与:给予。
        [31]条教:条文教令。
        [32]序:按次第排列。诸:之于, 兼词。
        [33]伻(bēng):使者。《尚书·洛诰》:“伻来, 以图及献卜。”
        [34]殊:差别。
        [35]衷:正派。世防:世所防者, 犹“世风”。一:一致。
        [36]水心叶氏正刚:叶适(1150—1223), 字正刚, 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人。有《水心先生文集》, 《习学记言》等。
        [37]西山真氏希元:真德秀(1178—1235), 字景元、希元, 号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进士, 开禧初年中博学宏词科。使金归后, 上言强兵足食以资进取。理宗立, 擢礼部侍郎, 奏民:“三纲五常, 扶持宇宙之栋干, 奠安生民之柱石”(《宋史》)。后任参知政事。著有《大学衍义》、《真文忠公集》。
        [38]声感气求:《易·乾卦》:“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水流湿, 火就燥, 成绩单从龙, 风从虎。”意思是同类相感应。此指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
        [39]籁鸣机动:即机动籁鸣。机, 关键。籁, 管乐器中空的发声部分。关键动, 乐器即发声。此亦互相呼应之义。
        [40]掇巍科:登高科。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称“登科”。典雄藩:掌管强大的藩镇。
        [41]封殖:即“封植”, 聚集财物。
        [42]克绍:能够继承。徽猷:高明的规划。
        [43]溥:广大。
        [44]涵濡:滋润。泽:恩泽。
        [45]夙夜:白天晚上。
        [46]蠹(dù):蛀虫。蘖:枝叉。蠹、蘖皆作动词, 即作蛀虫、生枝叉。
        [47]狎:亲近。斁(dù):败坏。厥:其, 他的。彝训:日常的训诫。《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
        [48]互相低昂:互见高低上下。低昂, 即“低昂”, 高低起伏。
        [49]脱:假使。
        [50]端亮:正直。
        [51]不我屑:即“不屑我”, 为“我不屑”的倒文。
        [52]乡尹:即里尹、里正。地方下层小吏。里师:即乡师。周代有乡师, 《周礼·地官·乡师》:“乡师之职, 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
        [53]县大夫:县里的官员。
        [54]矧(shěn):况, 且。敢:怎么敢、不敢。


        相关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看松庵记》原文和译文
        《白侯之贤》宋濂《新雨山房记》
        《秦士录》《商於子驾豕》
        《申屠敦之鼎》《阅江楼记》
        《周节妇传》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尊卢沙》宋濂《环翠亭记》
        宋濂《吴德基传》宋濂《送陈庭学记》原文及译文
        《水北山居记》宋濂《元故楼主簿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
        《商於子论治国》宋濂《阅江楼记》
        宋濂《游琅琊山记》宋濂《桃花涧修禊诗序》
        赵师秀《约客》《梅花岭记》
        《情采》《细柳营》
        李煜《虞美人》《寡人之于国也》
        林嗣环《口技》《晋书·吴隐之传》详细解析及翻译
        《进学解》《朋党论》
        《名二子说》《留侯论》
        《木假山记》《超然台记》(含练习)
        《钴姆潭西小丘记》《送李愿归盘谷序》
        《赠黎安二生序》《梅圣俞诗集序》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柳子厚墓志铭》
        《祭石曼卿文》《祭欧阳文忠公文》
        《毛颖传》苏轼《日喻》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