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三)
| | 宋史 【原】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 因试进士发策, 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 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 齐恒专任管仲而霸, 燕哙专任子之而败, 事同而功异”为问, 安石滋怒, 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 穷治无所得, 轼遂请外, 通判杭州。高丽入贡, 使者发币于官吏, 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 而不禀正朔, 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 然后受之。 【译】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 因此在考试进士策问时出题, 以“晋武帝平吴因独断而成功, 苻坚进攻东晋因独断而灭亡, 齐桓公专任管仲而成就霸业, , 燕哙专任子之而失败, 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作为题目。王安石大怒, 叫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 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 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 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 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 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 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 我怎敢接受!” 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 然后才接受。 【原】时新政日下, 轼于其间, 每因法以便民, 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 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 若自朝廷, 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 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 朝廷知法害民, 罢之。 【译】当时新的法令纷纷颁布, 苏轼在这期间, 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 百姓得以安宁。改任密州知州。司农寺实行自报财产的手实法, 不立即实行的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责, 如果出自朝廷, 谁敢不服从?现在出于司农寺, 这是擅自制定法令。” 提举官吃惊地说:“你慢一点推行新法。”不久, 朝廷知道这法令有害于百姓, 撤销了它。 【原】有盗窃发, 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 卒凶暴恣行, 至以禁物诬民, 入其家争斗杀人, 且畏罪惊溃, 将为乱。民奔诉轼, 轼投其书不视, 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 少安, 徐使人招出戮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 泛于梁山泊, 溢于南清河, 汇于城下, 涨不时泄, 城将败, 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 民皆动�。崴胧�?吾在是, 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 呼卒长曰:“河将害城, 事急矣,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 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筑东南长堤, 首起戏马台, 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 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 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以守, 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 为木岸, 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译】有强盗作案, 安抚司派三班武官带领骄悍的兵卒来捕捉, 兵卒凶暴横行, 至于诬陷百姓藏有宫禁之物, 进入人家争斗杀人, 而后又畏罪逃散, 将要作乱。百姓奔走告诉苏轼, 苏轼把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 说:“一定不至于这样。”逃散的兵卒听说了这件事, 稍为安心, 苏轼慢慢地派人招引他们出来杀掉。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 泛滥到梁山泊, 流入南清河, 汇集于徐州城下, 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 城墙将要被浸坏, 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 百姓都动�。液退爻�?我在这里, 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 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 事情紧急, 你们虽是禁军, 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 我等小人, 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 筑起东南长堤, 从戏马台开始, 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 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 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派官吏分段防守, 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 又用木头筑堤岸, 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原】徙知湖州, 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 以诗托讽, 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 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 逮赴台狱, 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 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 相从溪山间, 筑室于东坡, 自号“东坡居士。” 【译】调任湖州知州, 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 用诗来讽刺, 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 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 逮捕进御史台监狱, 想处以死罪, 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 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 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 在东坡建造房屋, 自称“东坡居士。” 【原】三年, 神宗数有意复用, 辄为当路者沮之。神宗尝语宰相王珪、蔡确曰:“国史至重, 可命苏轼成之。”珪有难色。神宗曰:“轼不可, 姑用曾巩。”巩进《太祖总论》, 神宗意不允, 遂手扎移轼汝州, 有曰:“苏轼黜居思咎, 阅岁滋深, 人材实难, 不忍终弃。”轼未至汝, 上书自言饥寒, 有田在常, 愿得居之。朝奏入, 夕报可。 【译】元丰三年, 神宗几次有意重新起用苏轼, 常被当权的人阻止。神宗曾对宰相王珪、蔡确说:“国史极其重要, 可以叫苏轼来完成。” 王珪面有难色。神宗说:“苏轼不可以的话, 姑且用曾巩。”曾巩进呈《太祖总论》, 神宗不满意, 就手书圣旨叫苏轼移居汝州, 曾说:“苏轼贬斥在外反省过错, 过了几年认识更深, 人才实在难得, 不忍心终身摒弃。”苏轼未到汝州, 上书自称饥寒, 有田产在常州, 愿意在那里居住。早上上奏, 晚上就答复允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