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吴琠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吴琠, 字伯美, 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 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 琠拊流亡, 辟芜废, 垦田岁增, 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 县当孔道, 舆马粮饷, 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 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 历郎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二十年, 特擢右通政, 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 迁兵部侍郎, 寻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 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 株连不已, 琠悉置不问, 而惩其妄讦者, 人心大定。陕西饥, 流民入湖广就食, 令有司分赈, 全活甚众。三十一年, 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 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 复西上抵襄阳, 计程二千余里。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 仅七百里余, 即以便宜行事。”疏入, 上嘉之。未几, 丁母忧, 服未阕, 即授湖广总督, 仍听终制乃赴任。故事, 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 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 绝馈遗, 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 或犯约束, 檄谕之, 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 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 典会试。上北征回銮, 顾迎驾诸臣, 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 即擢琠为刑部尚书, 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 拜�:偷畲笱�, 兼刑部。琠熟谙旧章, 参决庶务, 靡不允当。奏对皆竭忱悃, 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 复典会试, 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 不允。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 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 持己清廉。先任封疆, 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 面折廷诤, 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四年, 卒, 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 上以为未能尽琠, 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缺员, 上以琠丧未归, 悬缺未即别除, 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 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 沁州荐饥, 琠籴米赈之, 全活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 琠力争乃已。乡人德之, 立祠以祀。雍正中, 祀贤良祠。
        (《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译文:
            吴琠, 字伯美, 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河南确山县的知县。确山县受到明朝末年流寇的严重破坏, 吴琠安抚当地流亡的百姓, 让他们开垦荒芜废弃的田地, 开垦的田地每年都有增加, 逮捕了盗匪的头领并诛杀他们。军队南下云南, 确山县正在南下军队经过的大道上, 负责供应车马粮饷, 吴琠都在事前筹办妥当而没有扰乱百姓。康熙十三年, 因为政绩优异被任命为吏部主事, 历任郎中。经多次升迁做到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多次称赞他贤能。康熙二十年, 被破格提拔为右通政, 经多次升迁至左副都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 被任命为兵部侍郎, 不久, 又被任命为湖广巡抚。湖北自平息兵乱后, 奸诈狡猾之人都指认自己的仇人为乱党, 株连无数无辜的人, 吴琠全都不予追究, 而且还要惩处那些胡乱告发别人的人, (于是)人心非常安定。陕西发生饥荒, 流亡的百姓就到湖广地区讨饭吃, 吴琠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头救济他们, 救活了很多人。康熙三十一年, 朝廷下诏用荆州的兵船运送漕米十万石到襄阳救济灾荒, 吴琠上书建议:“兵船沿长江到汉口装上大米, 再西进到达襄阳, 路程有二千余里。如果让原先运送漕米的船乘着夏天的大水顺长江赶赴襄阳, 路程才有七百余里, 就应该按方便来办事。”奏章呈给皇上, 皇上大加赞赏。没多久, 吴琠的母亲去世, 他还在丧期, 就被任命为湖广总督, 但允许他丧期结束再赴任。按照惯例, 当地的土司拜见州县的官吏不敢施对等的礼节, 后来州县的官吏稍微放宽了要求。吴琠上任以后, 不再给他们赏赐礼物, 要求拜见长官的礼节一律遵循旧有规定。有违反要求的, 通告四方, 再没有胆大违犯的。
            康熙三十五年!召回朝廷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 主管会试。皇上北征回来, 看看迎接皇驾的诸位大臣, 赞扬吴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做官廉洁, 马上提拔吴琠为刑部尚书, 提拔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 被任命为�:偷畲笱�, 兼管刑部。吴琠熟悉各种旧有的规章制度, 参与决策许多国家事务, 没有不恰当的。和皇上奏对竭尽忠诚, 皇上常常称赞他。他所推荐的官员多数都成为国家的贤能官吏。
            康熙三十九年, 又一次主管会试考试, 皇上亲自书写了“风度端凝”四字榜文赏赐给他。不久, 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休养, 朝廷没有同意”皇上曾经临摹米芾的书法作品并把它赐给吴琠, 在后面写了:“吴琠性情宽厚平和, 严格要求自己, 清正廉洁。先任封疆大吏, 军民都得到他的恩惠。对于国家大事, 能够在朝廷上当面争论, 最后总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我非�?粗厮雷龃蟪急痉�。”康熙四十四年去世, 谥号“文端”。翰林院撰写了祭文, 皇上认为没有能够写尽吴琠的优点, 下令修改重写。吏部上奏大学士缺少人员, 皇上因为吴琠的丧期还未结束, 就暂时缺员(没有任命别人), 说:“是我于心不忍啊。”
            吴琠任职之处都实行惠政, 两湖地区及确山县都建祠堂祭祀他。当初, 沁州地区接连发生饥荒, 吴琠籴米赈济他们, 救活无数百姓。有关部门讨论让沁州增加上交的粮食一千三百石, 吴琠尽力争论以为不可, 这事才算结束。百姓感激他, 立祠来祭祀。雍正年间, 把他列入贤良祠祭祀。

        相关练习:《清史稿·吴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清史稿·阮元传》《清史稿·刘永福传》
        《清史稿·张树声传》《清史稿·刘统勋传》
        《清史稿·王夫之传》《清史稿·龚鉴传》
        《清史稿·李赓芸传》《清史稿·魏琯传》
        《清史稿·魏象枢传》《清史稿·金德瑛传》
        《清史稿·张勇传》《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
        《清史稿·尹会一传》《清史稿·方苞传》
        《清史稿·左宗棠传》《清史稿·陶澍传》
        《清史稿·汤金钊传》《清史稿·邓世昌传》
        《清史稿·施琅传》《清史稿·李光地传》
        《清史稿·姚启圣传》《清史稿·杨芳传》
        《清史稿·纪昀传》《清史稿·陈宏谋传》
        《清史稿·李賡芸传》《清史稿·吴嗣爵传》
        《清史稿·慕天颜传》《清史稿·施世纶传》
        《清史稿·汪廷珍传》《清史稿·邓承修传》
        《清史稿·扬古利传》《清史稿·骆钟麟传》
        《清史稿·彭玉麟传》《清史稿·洪亮吉传》
        《清史稿·陈汝咸传》《清史稿·李永芳传》
        《清史稿·螺緙传》《清史稿·缪燧传》
        《清史稿·彭鵬传》《清史稿·顾琮传》
        《清史稿·熊赐履传》《清史稿·赵国祚传》
        《清史稿·骆秉章传》《清史稿·刘长佑传》
        《清史稿·李鸿章传》《郑成功传》
        《清史稿·李天馥传》《清史稿·李星沅传》
        《清史稿·甘文焜传》《清史稿·潘耒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