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郢人燕说》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寓言故事
        原文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夜书, 火不明, 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 曰:“举烛者, 尚明也;尚明也者, 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 王大说, 国以治。治则治矣, 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译文

        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可是夜晚在写信, 光线不够明亮, 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 “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 很高兴, 说“‘举烛’, 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 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 燕王很高兴, 并予以施行。结果燕国治理得很好。国家虽然治理好, 却不是信的本意。 现在学习的人, 都和这个相似。

        注释

        1.郢人:楚国人。郢(ying), 楚国国都, 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书:写;写信。
        3.遗(wei)送出。
        4.尚明:以明察为贵。尚, 崇尚, 重视。 
        5.白:禀告。
        6.持:拿着。
        7.明:明亮

        寓言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 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凭主观臆断, 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 以误传误, 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篇末点题, 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



        相关文言文
        《朋党论》《名二子说》
        《留侯论》《木假山记》
        《超然台记》(含练习)《钴姆潭西小丘记》
        《送李愿归盘谷序》《赠黎安二生序》
        《梅圣俞诗集序》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柳子厚墓志铭》《祭石曼卿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毛颖传》
        苏轼《日喻》《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传》李清照《醉花阴》
        《鲁周公世家》《李将军列传》
        读《孟尝君传》《陈涉起义》
        《松风阁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