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骆统传》原文及翻译
| | | 三国志 原文: 骆统字公绪, 会稽乌伤人也。父�。僦脸孪�, 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 为华歆小妻, 统时八岁, 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 拜辞上车, 面而不顾, 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 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 乡里及远方客多有 困乏, 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 寡归无子, 见统甚哀之, 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 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 何不告我, 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 又以告母, 母亦贤之, 遂使分施, 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 迁偏将军。黄武初, 曹仁攻濡须, 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 统与严圭共拒破之, 封新阳亭侯, 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 前后书数十上, 所言皆善, 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 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相关练习:《三国志·骆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