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沈亮传》原文及翻译
|
| 宋书 原文: 沈亮, 字道明, 清操好学, 善属文。未弱冠, 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不法, 亮纠劾免官, 又言灾异, 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 谷贵民饥, 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 亮议曰:“东土灾荒, 民凋谷踊, 富民蓄米, 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 隐其虚实, 令积蓄之家, 听留一年储, 余皆勒使粜货, 为制平价, 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 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 邑富地穰, 麦既已登, 黍粟行就, 可析其估赋, 仍就交市, 三吴饥民, 即以贷给, 使强壮转运, 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 而非餐饵所资, 尤宜禁断, 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 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 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 咫尺崤、陕, 盖襄阳之北捍, 且表里强蛮, 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 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 皆纳赋调, 有数村狡猾, 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 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 皆就蠲(蠲:jun, 免除)养。耆年老齿, 岁时有饩。时儒学崇建, 亮开置庠序, 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堨:è, 堰), 芜废岁久, 亮籤世祖修治之, 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 区野腴润, 实为神皋, 而芜决稍积, 久废其利, 凡管所见, 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 民获其利。在任四年, 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 复为后军中兵, 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 卒官, 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译文: 沈亮, 字道明, 节操清廉, 笃思好学, 擅长写作。未成年时, 本州便征召他担任从事一职。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中不守法纪, 沈亮检举弹劾他, 而被罢免官职, 又上书陈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现象, 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发生水灾, 粮价昂贵, 百姓饥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吩咐部属献计献策, 解决百姓的疾苦, 沈亮献策说:“东边三吴发生灾荒, 民生凋敝, 粮价高涨, 富人屯积粮食, 使价格一天天上涨。朝廷应该命令下属, 查明贫富的虚实情况, 命令广有积蓄的富户, 允许他们留下一年的储粮, 其余粮食都要卖出来, 从而稳定粮食价格, 这是可推行于千百年间的好方法, 暂时适宜用于这一个时期。另外, 因为淮河流域今年丰收, 城镇富裕, 土地肥沃, 麦子已经丰收, 粟米也将成熟, 可以分出一部分抵税, 在互市交换, 凡是三吴的饥民, 就借贷给他们钱财, 让强壮劳力转运粮食, 来赡养年老衰弱的人(帮助渡过难关)。酒只是喝着舒服(酒不过是喉舌的享受之物), 但并非必须进食的东西, 尤其应该禁止, 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他的这些建议立即都被采纳实行。 襄阳与边关相接, 从江左建制以来, 从未有皇子出镇此州。元嘉二十二年, 世祖出外担任抚军将军、雍州刺史。因为老宛城近邻两关, 与崤山陕县相隔很近, 是襄阳北边的屏障, 加上这一带内外都有强蛮之人, 盘踞边疆之上。世祖任命沈亮担任南阳太守, 加扬武将军。边区强蛮之人非常敬畏佩服沈亮, 都积极缴纳赋税, 有几个村的村民非常狡猾, 沈亮将他们全部杀死。他又派遣官员巡视各县, 对县中不能养活自己的孤寡衰病者, 官府都免除他们的赋税并施以救济。他对年老者, 每年都有馈赠。当时儒学兴盛, 沈亮开办学校, 收学生授课教化。 郡内有个古时石堰, 年久荒芜, 沈亮上告高祖请加以修制, 他说:“我看到本郡境内有旧石堰, 那一带土地肥沃, 确是一块宝地, 但是荒废太久无人耕耘, 我的意见, 是应加以重新改造。”世祖同意了沈亮的建议。沈亮又修造马人陂, 当地人民获得很大好处, 他任期四年, 升任南谯王刘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刘诞镇守襄阳时, 沈亮再当后军中兵, 兼任义成太守。 沈亮做官清正廉洁, 很受文帝称赞, 赐给他车马玩具服装, 前后无数。每有远方贡献稀奇器物, 也赐一些给他, 另外又赐给沈亮二千卷书籍。二十七年, 在任上去世, 当年四十七岁。
相关练习:《宋书·沈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