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商辂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商辂, 字弘载, 淳安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 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 三试第一者, 辂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 首陈勤学、纳谏等凡八事, 帝嘉纳之。其言纳谏也, 请召复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明年, 彗星见, 给事中董曼等劾不职大臣, 并及辂。辂因求罢。帝怒, 命廷鞫诸言者, 欲加重谴。辂曰:“臣尝请优容言者, 今论臣反责之, 如公论何?”帝悦, 寻进兵部尚书。
            辂为人, 宽厚有容, 至临大事, 毅然莫能夺。悼恭太子薨, 帝以继嗣为忧。纪妃生皇子, 六岁矣, 左右畏万贵妃, 莫敢言。久之, 乃闻于帝。帝大喜, 欲宣示外廷, 遣中官至内阁谕意。辂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 于是廷臣相率称贺。越数日, 帝复御文华殿, 皇子侍, 召见辂及诸阁臣。辂顿首曰:“陛下践祚十年, 储副未立, 天下引领望久矣。当即立为皇太子, 安中外心。”帝颔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厂也, 数兴大狱。辂率同官条直十一罪, 言:“陛下委听断于直, 直又寄耳目于群小。自直用事, 士大夫不安其职, 商贾不安于途, 庶民不安于业, 若不亟去, 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愠曰:“用一内竖, 何遽危天下?”辂正色曰:“朝臣无大�。凶锝郧胫即�, 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诸近侍在帝左右, 直辄易置。直不去, 天下安得无危?”引义慷慨。
            万贵妃重辂名, 出父像, 属为赞, 遗金帛甚厚。辂力辞, 使者告以妃意。辂曰: “非上命, 不敢承也。”贵妃不悦, 辂终不顾。及谢政, 刘吉过之, 见其子孙林立, 叹曰: “吉与公同事历年, 未尝见公笔下妄杀一人, 宜天之报公厚。”辂曰:“止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居十年卒, 年七十三。赠太傅, 谥文毅。
        (选自《明史·商辂传》, 有删改)


        译文:
            商辂, 字弘载, 是淳安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正统十年, 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到明代结束, 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罢了。
            成化三年二月被召至京城, 首先陈述勤奋学习、采纳谏议等一共八件事, 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所说的采纳谏议的事情中, 有请求召回复用元年以后因进言而被贬斥的人的内容。第二年, 彗星出现, 给事中董曼等人弹劾不称职的大臣, 一起涉及商辂。商辂于是请求辞职。皇帝很生气 , 命令在朝廷查问那些进言的人, 想给予严厉谴责。商辂说:“我曾经请求宽容进言的人, 现在议论到我反而责备他们, 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皇帝很高兴, 不久商辂晋升为兵部尚书。
        商辂为人, 宽厚大度, 到面临大事时, 坚毅没有人能改变。悼恭太子去世, 皇帝因继承人的事而忧虑。纪妃生有皇子, 六岁了, 身边的人畏惧万贵妃, 没有人敢进言。很久以后, 才报告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 想向朝廷的人宣告, 派遣中官到内阁说明自己的意图。商辂请求皇帝诏令礼部拟定上报皇子的名字, 于是朝廷大臣相互�:�。过了几日, 皇帝又御临文华殿, 皇子陪侍, 召见商辂及众内阁大臣。商辂叩首说:“陛下在位十年, 未立太子, 天下盼望已久了。应当立即立为太子, 安定朝廷内外的人心。”皇帝点头同意了。
            中官汪直监管西厂时, 多次造成大案。商辂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 说:“陛下把听讼断狱委托给汪直, 汪直又把小人当做耳目。自从汪直掌权, 士大夫不能安心于他们的职守, 商人不能安心于经商, 老百姓不能安心于生产, 如不立即除去, 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 皇帝地说:“任用一个太监, 怎么竟危及到天下?”商辂严肃地说:“朝廷大臣无论大�。凶锒记胂轮即堆段�。汪直擅自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各位近侍在皇帝左右, 汪直动辄更换。汪直不除去, 天下怎能没有危险?”依据大义, 慷慨激昂。
            万贵妃看重商辂的名望, 拿出父亲的画像, 嘱托他写赞语, 赠送的金钱礼物非常丰厚。商辂竭力推辞, 使者把贵妃的意思告诉他。商辂说:“不是皇帝的命令, 不敢接受。”贵妃不高兴了, 商辂最终也不顾及。到辞去官职后, 刘吉去探望他, 看见他子孙众多, 感叹说:“我与您共事多年, 不曾见您笔下胡乱杀一人, 上天回报您如此丰厚是应该的。”商辂说:“只是不敢让朝廷乱杀一人而已。”过了十年去世, 时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 谥号文毅。

        相关练习:《明史·商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章溢传》《明史·顾成传》
        《明史·汪应轸传》《明史·杨慎传》
        《明史·刘基传》《明史·沈炼传》
        《明史·马文升传》《明史·杨廷和传》
        《明史·花云传》《明史·王英传》
        《明史·徐光启》《明史·王宪传》
        《明史·�:唷�《明史·蒋瑶列传》
        《明史·黄道周传》《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金濂传》《明史·何乔新》
        《明史·俞通海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吴与弼, 字子传》
        《明史·张溥传》《明史·熊鼎传》
        《蜀道难》《秦晋崤之战》
        《赵普》《指南录后序》
        《百丈山记》《张中丞传》后叙·
        《与元微之书》《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原毁》《兴贤》
        《屈原列传》《六一居士传》
        《伤仲永》《江南春绝句》
        宋祁《玉楼春》《春夜喜雨》
        《荔枝赋并序》《马伶传》
        《张衡传》《雨霖铃》
        《祭十二郎文》《孙权劝学》
        闻一多《色彩》欣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