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吕景初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吕景初, 字冲之, 开封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 举进士, 历汝州推官, 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 佥书河南府判官, 通判并州。
            张贵妃薨, 有司请依荆王故事, 辍视朝五日, 或欲更增日。听上裁, 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 当辍朝三日, 礼官希旨, 使恩礼过荆王, 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 又诏立忌, 景初力争, 乃罢。
            嘉祐初, 大雨水, 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 并建同姓;两汉皇子, 多封大国;有唐宗室, 出为刺史;国朝二宗, 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 有磐石之安, 则奸雄不敢内窥, 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 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 以消奸萌, 或尹京典郡, 为夹辅之势。”
            时狄青为枢密使, 得士卒心, 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 妖人讹言, 权臣有虚声, 为兵众所附, 中外为之恂恂。此机会之际, 间不容发, 盖以未立皇子, 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 则人心不�。竟桃�。”数诣中书白执政, 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 外言皆小人为之, 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 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 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 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 卒出青知陈州。
            李仲昌以河事败, 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 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 有田七百余顷, 因请均其徭役, 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判都水监, 改度支副使, 迁吏部员外郎, 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以�。慈胄欢�。
        (选自《宋史》, 有删减)


        译文:
            吕景初字冲之, 开封人。凭父亲的功德做了秘书省校书邮, 后来考中进士, 历任汝州推官, 改任著作佐郎, 夏阳县知县, 佥书河南府判官, 并州通判。
            张贵妃死后, 有关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 停止上朝五天, 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听凭皇上的裁夺, 于是增加到七天。吕景初上奏说:“贵妃是一品应停朝三天, 礼官迎合皇上的心意, 结果使礼节超过荆王, 不能多用来昭示天下。”没有得到回复。贵妃追封为皇后之后, 又诏令设立忌日, 吕景初力争, 才停止。
            嘉祐初年, 连降暴雨, 吕景初说:“这是对阴盛阳衰的警告。”于是上疏朝廷说:“商、周兴盛时, 将同姓一并封为诸侯;两汉的皇子, 也大多被封为大郡国;有唐代宗室, 派出任刺史;我朝两位先皇, 相继被任为京城长官。这些措施都是要使本支强盛, 如磐石般稳固, 那么奸雄就不敢有野心, 而国家就有依靠有希望。希望挑选皇族子弟中贤能的, 让他在宫中随侍皇上, 以消除奸逆图谋, 或派任京城及地方长官, 成就辅弼皇室的形势。”
            当时狄青任枢密使, 深得军心, 有人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吕景初在奏疏中说:“上天出现灾变的迹象, 妖人散布流言, 权臣顺有声者, 为士兵所拥戴, 宫廷内外议论纷纷。这种时候非常危险, 因为未立皇子, 国家才有这样的大忧患。希望陛下早做打算, 那么人心就不会动�。业母揪臀裙�。”他多次前往中书禀告宰相, 请求让狄青离开京城。文彦博认为狄青一向忠诚谨慎, 外面的流言都是小人散布, 不值得放在心上, 吕景初说:“狄青虽然忠诚, 但是怎么应对众人的看法呢?可能是小人没有见识, 或许会导致变故。大臣们应该替朝廷考虑, 不要被民间情感牵制啊。”知制诰刘敞也极力主张让狄青离开京城, 终于派狄青出京任陈州知州。
            李仲昌因治河事失败, 皇上派宦官拘捕他入狱。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 就上奏说:“事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 不能脱离政府管辖, 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升任右司谏, 安抚河北。回京, 上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 有七百多顷田地, 要求郑平负担徭役, 并著限田令。吕景初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知杂事, 判都水监, 改任度支副使, 升任吏部员外郎, 提升为天章阁待制, 知谏院, 因�。茨苋氤欢鞫ナ�。



        相关练习:《宋史·吕景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张枃传》《宋史·任福传》
        《宋史·汪藻传》《宋史·项安世传》
        《宋史·曾巩传》(二)《宋史·薛季宣传》
        《宋史·谢方叔传》《宋史·郑獬传》
        《宋史·陈若拙传》《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史·宋偓传》《宋史·王质传》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李纲传》《宋史·石公弼传》
        《宋史·陆游传》《宋史·王遂传》
        《破瓮救友》《宋史·赵与欢传》
        《宋史·李昉传》《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宋史·薛向传》《宋史·慎从吉传》
        《宋史·苏元老传》《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魏杞传》《宋史·柴中行传》
        《宋史·陈瓘传》《宋史·赵开传》
        《宋史·尹洙传》《宋史·鲜于侁传》
        《宋史·洪迈传》《宋史·倪思传》
        《宋史·李允则传》《宋史·吕公弼传》
        《宋史·陆秀夫传》《宋史·孙道夫传》
        《宋史·滕宗谅传》《宋史·李建中传》
        《宋史·苏颂传》(二)《宋史·郑居中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