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
        原文:
            予少时, 客游金陵, 浮屠慧礼者②从予游。予既吏淮南, 而慧礼得龙兴佛舍, 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 庳屋数十椽, 上破而旁穿, 侧出而视后, 则榛棘出入, 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 其成也, 不以私吾后, 必求时之能行吾道者付之。愿记以示后之人, 使不得私焉。”当是时, 礼方丐食饮以卒日, 视其居枵然③。余特戏曰:“姑成之, 吾记无难者。”后四年, 来曰:“昔之所欲为, 凡百二十楹, 赖州人蒋氏之力, 既皆成, 盍有述焉?”噫!何其能也!
            盖慧礼者, 予知之, 其行谨洁, 学博而才敏, 而又卒之以不私, 宜成此不难也。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 故其隆向之如此, 非徒然也。盖其学者之材, 亦多有以动世耳。今夫衣冠而学者, 必曰自孔氏④。孔氏之道易行也, 非有苦身窘形, 离性禁欲, 若彼之难也。而士之行可一乡、才足一官者常少。而浮屠之寺庙被四海, 则彼其所谓材者, 宁独礼耶?以彼之材, 由此之道, 去至难而就甚易, 宜其能也。呜呼!失之此而彼得焉, 其有以也夫⑤!

        注:①选自《王安石散文精选》, 本文又题《扬州龙兴讲院记》。十方, 指东南西北等十个方位。讲院, 僧徒讲经说法之处, 即寺庙。②浮屠, 佛教用语, 即和尚。慧礼, 和尚法名。③枵然, 枵, 音xiāo, 本指中心空虚的树根, 此指空虚。④孔氏, 指孔子。⑤有以也夫, 有所作为吧。有, 通“为”, 也夫, 语助词。

        译文:
            我年轻时客居南京, 慧礼和尚跟着我在一起。我赴扬州任职后, 慧礼也得到了龙兴寺的寺舍, 和他的徒弟每天在寺内讲习他师父的佛经。我曾经外出来南京, 探视他, 见寺内有数十间低矮的房屋, 上面破下面有洞, 从旁边走出看后院, 都长满了荆棘, 看不见院墙。慧礼指着后院对我说:“我将要除掉这些荆棘, 在这里建造房屋。即使这样, 等房子建成了, 我不会把它作为我子孙后代的个人所有。一定会找个能继承我衣钵的人, 托付给他。愿意记录这件事来传给后人看, 使他们不能占为私有。”当时这个时候, 慧礼正靠乞讨别人食物来度日, 看他的居处空荡荡的样子。我故意取笑他说:“姑且等到建成了, 我再写记也不难。”以后四年, 慧礼来我这里, 说:“以前想要建造的房屋, 总共一百二十间, 依靠州里蒋氏的帮助, 都已经建成。你何不写文章呢?”咦, 为何他有这般才能?
            慧礼, 我了解他。他的品行高尚纯洁, 学识渊博而才思敏捷, 建造寺舍又没有私欲, 理应建成没有困难。世上的人说佛祖能把祸福告之天下的百姓, 所以佛教能如此兴盛, 这不是偶然的。大概那些学习佛经的人, 也多有把佛学用于现世的心愿。现在那些求学的士大夫, 一定会说学自孔儒。孔子的学说容易学习, 没有使自己受苦遭困的决心, 背离本性没有学习的欲望, 像这样要学好是很困难的。因而那些品行能让一乡的人称道、才能足以胜任一官半职的士人就常�:苌偌�。然而和尚的寺庙遍布天下, 那些他们所谓的有才能的僧人, 难道独独只有慧礼吗?凭借他的才能, 践行佛学之道, 去除万难而成就事业, 就很容易了, 这应该是他的才能啊。唉, 他这方面失去了而那方面得到了, 大概也是有所作为啊。



        相关练习:《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王安石《读《江南录》》
        王安石《信州兴造记》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王安石《礼论》王安石《田公墓志铭》
        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临江仙》
        《齐桓公求管仲》《沁园春·雪》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杜甫《登岳阳楼》
        《杨烈妇传》秦观《踏莎行》
        张先《天仙子》《道旁李树》
        《小石城山记》《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清平乐·别来春半》
        《阁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项羽之死》参考翻译王维《汉江临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山市》
        柳永《望海潮》王翰《凉州词》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