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原文及翻译
        唐顺之
        原文:

            ①今有两人, 其一人心地超然, 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 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 呻吟学为文章, 但直抒胸臆, 信手写出, 如写家书, 虽或疏卤, 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 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 虽其专专学为文章, 其于所谓绳墨布置, 则尽是矣, 然翻来覆去, 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绝无有也, 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②即如以诗为喻, 陶彭泽未尝较声律, 雕句文, 但信手写出, 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 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 无如沈约, 苦却一生精力, 使人读其诗, 只见其綑缚龌龊, 满卷累牍, 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 文不能工也, 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③且夫两汉而下, 文之不如古者, 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 儒家者有儒家本色, 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 纵横家有纵横本色, 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其为术也驳, 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④唐宋而下, 文人莫不语性命, 谈治道, 满纸炫然, 一切自托于儒家。然非其涵养畜聚之素, 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而影响剿说, 盖头窃尾, 如贫人借富人之衣, 庄农作大贾之饰, 极力装做, 丑态尽露。是以精光枵焉, 而其言遂不久湮废。
            ⑤后之文人, 欲以立言为不朽计者, 可以知所用心矣。
        (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

        译文:
            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 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识见的人, 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 学做文章, 只是直抒胸臆, 随手写出, 如写家信, 虽然时有粗疏, 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 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 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 对文章的规矩布置, 则尽其所能, 然而翻来覆去, 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 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 是绝对没有的, 这样文章虽然工整, 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 
            即以诗为例, 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 雕琢句子文字, 只是随手写出, 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 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 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 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 整卷累篇, 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 文章自然不能完善, 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况且两汉以下, 文章不如古代的人, 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 
            秦汉以前, 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 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 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 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 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 
            唐宋以下, 文人无不谈论人的自然属性和命运, 讲述治世的道理, 满纸光彩炫目, 一切自然依托于儒家。然而不是他们平时有很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积累, 不是真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 而是附合因袭他人的学说, 掩头取尾, 像贫困者借穿富人的衣服, 农夫扮成大商人的装饰, 虽然极力装做, 终究会丑态毕露。因此精神光彩空虚, 他们的言论不久就湮没废弃了。 
            后代的文人, 打算用建立学说来使自己不朽的人, 是可以知道他们所应用心的地方了。 


        相关练习: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竹溪记》《胡贸棺记》
        《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登快阁》简析
        《小石潭记》《狼》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秋声赋》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郑伯克段于鄢》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列子》二则之杨布打狗翻译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常见的成语解释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
        《琵琶行》诗体翻译《干将莫邪》
        《师说》参考翻译《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
        《郑人买履》及注释《郢书燕说》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唐雎不辱使命》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