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萧望之传》原文及翻译
        汉书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 东海兰陵人也, 好学, 治《齐诗》, 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 大将军霍光秉政, 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 皆召见。先是, 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 光既诛桀等, 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 露索去刀兵, 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 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 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 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 将以流大化, 致于洽平, 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 争愿自效, 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 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①之礼, 致白屋②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 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 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 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 署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③, 下车趋门, 传呼甚宠, 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 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时大将军光薨, 子禹复为大司马, 兄子山领尚书, 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年夏, 京师雨雹, 望之因是上疏, 愿赐清闲之宴, 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 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 无有所讳。”望之对, 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 是时季氏专权, 卒逐昭公。向使鲁君察于天变, 宜无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 思政求贤, 尧、舜之用心也。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 私家盛者公室�!N髦鞴蚧�, 举贤材, 以为腹心, 与参政谋, 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 明陈其职, 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 公道立, 奸邪塞, 私权废矣。”对奏, 天子拜望之为谒者。时上初即位, 思进贤良, 多上书言便宜, 辄下望之问状, 高者请丞相御史, 次者中二千石试事。累迁谏大夫, 丞相司直, 岁中三迁, 官至二千石。 (取材于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注释:①吐握:吐哺握发的简称。比喻求贤之心切。  ②白屋:茅屋。表示贱人所居。 ③仓头庐儿:奴仆。 

        译文:

            萧望之字长倩, 东�?だ剂晗厝�, 爱好学问, 研究《齐诗》, 国都的儒生们都称赞他。当时, 大将军霍光执政, 长史丙吉推荐儒生王仲翁和萧望之等几人, 都被召见。这之前, 左将军上官桀阴谋刺杀霍光, 霍光就诛杀了上官桀等人, (自那)以后出入自己(加强了)防备。(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 (都要让他们)裸体瘦身出去兵器, (由)两个官吏挟持着(见大将军霍光)。(但)惟独萧望之不肯听从, 自己(从)小门退出说:“不愿谒见。”官吏吵嚷着拉(他)。霍光听说这个情况, 就告诉官吏不要挟持(他)。萧望之来到(霍光)面前, 规劝他说:“将军凭借功勋和德行辅佐年幼的皇帝, 将要推行宏大的教化政策, 以达到协调和平的统治, 因此天下的士人都伸长脖颈踮起脚跟, 争相要亲身效力, 来辅佐高明的您。(可是)现在要拜见您的士人都要先脱衣搜身被挟持, (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 表达对平民的敬意。”当时霍光唯独不任用萧望之, 而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三年之中, 王仲翁升至光禄大夫给事中, 萧望之因为射策考中甲科(才)作了郎官, 代理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有奴仆跟从, 下车进门, 前传后呼很得宠, (仲翁)回头对萧望之说:“(你)不肯碌碌无为, 反而(只作了个)守门官?”萧望之说:“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时大将军霍光去世, 他的儿子霍禹又担任大司马, 他的侄子霍山任尚书, 亲属都在皇宫里当警卫侍从。地节三年夏天, 国都下冰雹, 萧望之为此向皇帝上疏, 希望(皇帝)给他一个机会, 让他讲述天灾异象的意旨。宣帝在民间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 说:“这是东海的萧生吗?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 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萧望之回答了询问, 他认为:“《春秋》记载鲁昭公三年大降冰雹, 当时季氏专权, 最终流放了鲁昭公。假如过去鲁昭公察觉了天灾的征兆, 应该没有这场灾祸。现在陛下凭借圣明之德居于皇帝的位置, 思考政事寻求贤能, (这)是尧舜(治理天下)的用心。然而树枝过大会伤害树干, 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只有圣明的君主亲自治理国家万事, 举用贤才, 把他们当做心腹之人, 与(他们)谋划政事, 命令公卿大臣上朝向皇帝汇报情况, 明白地陈述自己的职责, 来考察他们的功劳才能。像这样各种事情才能得到处理, 公正之道(得以)树立, 奸邪之途被堵塞, 私家的权力(就)废除了。”这番对答上报(给皇帝), 宣帝(就)任命萧望之作了谒者。当时宣帝刚刚登上皇位, 希望提拔贤良(之士), 很多人都上书陈述利国利民的(策略), (宣帝)总是(把这些奏折)交给萧望之(并)询问利弊, 高明的策略就请丞相、御史选用, 次等的策略交给九卿试用。(萧望之)连续升迁到谏大夫, 丞相司直, 一年之内三次升官, 作到二千石级的官员。



        相关练习:《汉书·萧望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汉书·卜式传》汉书《朱邑字仲卿》
        《汉书·贾谊传》《汉书·傅介子传》
        《汉书·韩延寿传》《汉书·终军传》
        《汉书·陈汤传》《汉书·张安世传》
        《汉书·终军传》《汉书·史丹传》
        《龚遂为渤海太守》《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汉书·车千秋传》《汉书·盖宽饶传》
        《汉书·天文志》《汉书·丙吉传》
        《汉书·萧何传》《汉书·晁错传》
        《汉书·伍被传》《汉书·陈万年传》
        《汉书·货殖传》《汉书·朱云传》
        《汉书·龚遂传》《汉书·龚胜传》
        《道旁李树》《小石城山记》
        《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清平乐·别来春半》《阁夜》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项羽之死》参考翻译
        王维《汉江临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山市》柳永《望海潮》
        王翰《凉州词》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
        王湾《次北固山下》李白《渡荆门送别》
        屈原《湘夫人》《桂枝香·金陵怀古》
        孟子《民为贵》龚自珍《病梅馆记》
        苏轼《石钟山记》欧阳修《伶官传序》
        晏殊《浣溪沙》《鹊踏枝》原文及注释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