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琪传》原文及翻译
|
| 宋史 原文: 王琪字君玉, 儿童时已能为歌诗。起进士, 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 请建义仓, 置营田, 减度僧, 罢鬻爵, 禁锦绮、珠贝, 行乡饮、籍田, 复制科, 兴学�!H首诩沃�, 除馆阁�?薄⒓托@�。 帝宴太清楼, 命馆阁臣作《山水石歌》, 琪独蒙褒赏。诏通判舒州。岁饥, 奏发廪救民, 未报, 先振以公租, 守以下皆不听, 琪挺身任之。知复州, 民殴佃客死, 吏论如律。琪疑之, 留未决, 已而新制下, 凡如是者听减死。历开封府推官, 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修起居注、盐铁判官、判户部勾院、知制诰。尝入对便殿, 帝从容谓曰:“卿雅有心计, 若三司缺使, 当无以易卿。” 以龙图阁待制知润州。转运使欲浚�!⑷箐詈�, 琪陈其不便, 诏寝役。而后议者卒请废古城埭, 破古函管而浚之, 河反狭, 舟不得方行, 公私交病。徙知江宁。先是, 府多火灾, 或托以鬼神, 人不敢求。琪召令厢逻, 具为作赏捕之法, 未几, 得奸人, 诛之, 火患遂息。复知制诰, 加枢密直学士、知邓州, 徙扬州, 入判太常寺, 又出知杭州, 复为扬州、润州。以礼部侍郎致仕。卒, 年七十二。 其先本蜀人从弟珪瑶玘琉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琪性孤介, 不与时合。数临东南名镇, 政尚简静。每疾俗吏饰厨传以沽名誉。故待宾客颇阔略。间造飞语起谤, 终不自恤。葬于真州。诏真、扬二州发卒护其窆, 盖异数也。 摘编自《宋史·列传·卷七十二》 译文: 王琪字君玉, 儿童时就学会作诗。进士出身, 调任江都主簿。向朝廷陈述有关时务的十二件事, 请求建立义仓, 设置屯田制度, 减少度人为僧, 禁止卖官鬻爵, 禁止穿着华丽的丝织绸缎、禁售珍珠宝贝奢侈品, 推行乡饮酒礼和籍田的礼仪, 恢复制科, 兴办学�!H首谠奚退�, 担任馆阁�?薄⒓托@�。 皇帝在太清楼举行宴会, 让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的大臣作《山水石歌》, 王琪独自蒙受褒赏。皇帝下诏让他通判舒州。赶上荒年, 上奏朝廷请求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没等朝廷没有答复, 先用官仓的粮食救济百姓, 太守以下的官员都不服从, 王琪挺身而出, 担起了开仓救济百姓这件事。担任复州知州, 有百姓殴打佃户致死, 官吏依法定罪。王琪质疑此案, 留下未判决, 不久, 新的法令制度颁布, 像这样的案子判决减免死刑。历任开封府推官, 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修起居注、盐铁判官、判户部勾院、知制诰。曾经在便殿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皇帝随口对他说:“卿一向有智谋, 倘若三司缺执掌的官员, 应当没有人替代你。” 以龙图阁待制任润州知州, 转运使想疏通�!⑷罅教蹁詈�, 王琪上书陈述这件事的弊端, 皇帝下诏停止这个工程。后来, 持反对意见的人最终请求拆除古城的水坝, 挖通古函管疏�:拥�, 河道反而变狭窄, 船不能并行, 官府和百姓都感到了行船不便的痛苦。调任江宁知州。以前, 江宁府发生多次火灾, 有人认为是因为鬼神作祟, 人们不敢探求着火真相。王琪召集士兵巡逻, 替他们制定详细奖赏和抓捕办法, 不久, 抓到了放火的坏人, 杀掉了他, 火灾也停息了。再次担任知制诰, 加枢密直学士、任邓州知州, 调任扬州知州, 入朝判太常寺, 又出京任杭州知州, 再次担任扬州、润州知州。在礼部侍郎职位上退休。去世时, 七十二岁。 王琪的祖先本是蜀地人, 叔伯弟王珪、王瑶、王玘、王珫, 都因为文章名扬于世。世人说官家子弟能努力求学, 得到富贵, 不靠父兄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的人, 唯有韩亿众子及王氏家族的孩子而已。王琪性格耿直方正, 不随流俗。多次治理东南名镇, 为政崇尚简约沉静。常痛恨庸俗的官吏装饰供应过客食住和车马的馆舍来沽名钓誉, 因此接待宾客很不讲究。有人趁机制造流言飞语诽谤他, 始终也不忧虑这些事。葬在真州。皇帝下诏真、扬二个州派兵�;に姆啬�, 也是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了。
相关练习:《宋史·王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