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苏弁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苏弁, 字元容, 京兆武功人。曾叔祖良嗣, 天后朝宰相, 国史有传。弁少有文学, 举进士, 授秘书省正字, 转奉天主簿。朱泚之乱, 德宗仓卒出幸, 县令杜正元上府计事;闻大驾至, 官吏惶恐, 皆欲奔窜山谷。弁谕之旦君上避狄臣下当伏难死节昔肃宗幸灵或至新平安定二太守皆潜遁帝命斩之以徇诸君知其事乎众心乃安。及车驾至, 迎扈储备无阙。德宗嘉之, 就加试大理司直。贼平, 拜监察御史, 历三院, 累转仓部郎中。仍判度支案。裴延龄卒, 德宗闻其才, 特开延英, 面赐金紫。授度支郎中, 副知度支事, 仍命立于正郎之首。副知之号, 自弁始也。承延龄之后, 以宽简代烦虐, 人甚称之。迁户部侍郎,依前判度支, 改太子詹事。弁初入朝, 班位失序, 殿中侍御史邹儒立对仗弹之。弁于金吾待罪数刻, 特释放。旧制, 太子詹事班次太�!⒆谡湟严�。贞元三年, 御史中丞窦参叙定班, 移詹事在河南、太原尹之下。弁乃引旧班制立。台官诘之, 仍绐云:“自已白宰相, 请依旧。”故为儒立弹之。旋坐给长武城军粮朽败, 贬河州司户参军。当德宗时, 朝臣受谴, 少蒙再录, 至晚年尤甚。唯弁与韩皋得起为刺史, 授滁州, 转杭州。弁与兄冕、衮, 皆以友弟、儒学称。冕, 缵国朝政事, 撰《会要》四十卷, 行于时。弁聚书至二万卷, 冕皆手自刊校, 至今言苏氏书, 次于集贤秘阁焉。贞元二十一年, 卒于家。衮自赞善大夫贬永州司户参军, :“苏衮贬官, 本缘弟连坐。矜其年暮, 加以疾患, 宜令所在勒回, 任归私第。”衮年且七十, 两目无见已逾年。以弁之故, 竟未停官。及贬, 上闻之哀悯,故许还家。寻卒。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下》) 


        译文:
            苏弁, 字元容, 是京兆武功人。曾叔祖苏良嗣, 在武后朝中任宰相, 国史中有传。苏弁年轻时有文才, 考中进士被授予授秘书省正字一职, 转任奉天主簿。朱泚之乱时, 德宗仓卒  出逃, 县令杜正元正在府上议事, 听说大驾来到, 官吏们感到惶恐, 都想奔窜到山谷中去。  苏弁劝谕他们说:“君主躲避敌人, 臣子应当受难死节。过去肃宗到灵武, 到了新平、安定,   两地太守都已潜逃, 肃宗命令斩首示众, 大家知道那件事吗子”众人的情绪才安定下来。当  车驾到来, 迎接招待没有缺失。德宗很赞赏他, 就地加任大理司直。贼人被平定后, 被拜授  为监察御史, 历任三院, 几次转任至仓部郎中。仍旧判理度支案。裴延龄去世, 德宗听说苏  弁的才华, 特地打开延英殿, 当面赐给他金紫。授任度支郎中, 副知度支事,还命令立在正  郎官之首。副知度支事的称号,是从苏弁开始的。他在接替裴延龄后, 用宽和简洁代替繁琐  暴虐, 人们很称赞他。升任户部侍郎, 依旧判理度支, 改任太子詹事。苏弁刚入朝时, 班位  不合顺序, 殿申侍御史邹儒立对着仪使弹劾他。苏弁在金吾下等待判罪数刻之久, 被特准释  放)按照旧制, 太子詹事在班列中的位次在太�!⒆谡湟韵�。贞元三年, 御史中丞窦参按  等级排定班次, 将詹事移到河南、太原尹之下。苏弁仍按照旧班次站立。台官责问他, 苏弁  仍欺骗说:“我自己已经告诉宰相了, 请依照旧制。”因此被邹儒立弹劾。不久因供给长武城  的军粮朽坏的罪名, 被贬为河州司户参军。在德宗时, 朝臣受到贬谪, 很少能再蒙录用, 到  他晚年尤为过分。只有苏弁和韩皋得以被重新起用为刺史, 授任滁州刺史, 转任杭州刺史。  苏弁和兄长苏冕、苏衮, 都以兄弟互相友爱和有儒学著称。苏冕汇集国朝政事。撰写《会要》  四十卷, 流行于世。苏弁聚书达两万卷, 苏冕都亲手加以刊校, 至今流传苏氏的藏书, 仅次  于集贤秘阁的藏书。贞元二十一年,苏冕在家中去世。苏衮从赞善天夫被贬为永州司户参军,   (皇帝)下敕令说:“苏衮被贬官, 本来因为他的弟弟犯罪连坐所致。(朕)怜悯他年老, 加以患�。Ω萌盟铀谥胤祷�, 听任他回到自己的家中。”苏衮年近七十, 双目失明已经一年多, 因为苏弁的缘故, 最终没有停官。当被贬后, 皇帝闻讯怜悯他, 因此允许他返回家中, 不就去世。  


        相关练习:《旧唐书·苏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诸遂良传》《旧唐书·毕諴传》
        《旧唐书·李芃传》《旧唐书·白居易传》
        《旧唐书·魏玄同传》《旧唐书·魏征传》
        《旧唐书·颜籀传》《旧唐书·王雄诞传》
        《旧唐书·孔述睿传》《旧唐书·刘乃传》
        《旧唐书·苏世长传》《旧唐书·李尚隐传》
        《旧唐书·杨绾传》《旧唐书·罗艺传》
        《旧唐书·吴少诚传》《旧唐书·封伦传》
        《旧唐书·孔祯传》《旧唐书·李渤传》
        《旧唐书·太宗本纪》(二)《旧唐书·王晙传》
        《旧唐书·�;沾�《旧唐书·李昭德传》
        《旧唐书·叶蕃传》《旧唐书·曹确传》
        《旧唐书·张嘉贞传》《旧唐书·周智光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二)《旧唐书·李翱传》
        《旧唐书·苏良嗣传》《旧唐书·令狐楚传》
        《旧唐书·王忠嗣传》《旧唐书·褚遂良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旧唐书·陆象先传》
        《旧唐书·张建封传》《旧唐书·王武俊传》
        《旧唐书·王承元传》《旧唐书·裴寂传》
        《旧唐书·裴垍传》(二)《旧唐书·贺知章传》
        《旧唐书·李子通传》《旧唐书·元衡传》
        《旧唐书·赵隐传》《旧唐书·郭孝恪传》
        《旧唐书·戴胄传》《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元稹传》《旧唐书·魏元忠传》
        《旧唐书·贾曾传》《旧唐书·崔造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