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孟子
        原文:
            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 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 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 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 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 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 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 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 人人都有, 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 一碗汤, 吃了就能活下去, 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 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 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相关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离娄上》(1-10)
        《孟子·离娄上》(11-20)《孟子·离娄上》(21-30)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学弈》《孟子·滕文公下》
        《拔苗助长》《孟子对滕文公》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论养气》(一)
        孟子《论养气》(二)孟子《论养气》(三)
        《论民本》《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梁惠王上》《冯妇搏虎》
        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崔护《题都城南庄》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题弟侄书堂》
        李白《客中作》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白居易《问刘十九》
        苏轼《海棠》王禹偁《泛吴松江》
        马臻《至节即事》李贽《高洁说》
        曹操《步出夏门行》韩愈《送穷文》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晏子之晋》三节短文阅读及翻译
        韦庄《菩萨蛮》(其二)诸葛亮《诫外甥书》
        司马迁《宋伐�!�《鲁有恶者》
        黄庭坚《登快阁》《行行重行行》
        宋濂《尝与客饮》薛福成《登泰山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