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陆抗传》原文及翻译
| | | 三国志 原文: 陆抗字幼节, 父逊。年二十, 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 假节。孙皓即位, 加镇军大将军, 领益州牧。凤皇元年, 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 遣使降晋。抗闻之, 敕军营更筑严围, 自赤溪至故市, 内以围阐, 外以御寇, 昼夜催切, 如敌以至, 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 亟以攻阐, 比晋救至, 阐必可拔。何事于围, 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 粮谷又足, 今攻之, 既非可卒克, 且北救必至, 至而无备, 表里受难, 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 抗欲服众, 听令一攻。攻果无利, 围备始合。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 诸将咸以抗不宜西上, 抗曰:“江陵城固兵足, 无所忧患。如使西陵槃结, 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 则所忧虑, 难可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遂陷西陵城, 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 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 东还, 貌无矜色, 谦冲如常, 故得将士欢心。加拜都护。闻武昌左部督薛莹征下狱, 抗上疏曰:“夫俊乂者, 国家之良宝, 社稷之贵资, 庶政所以伦叙, 四门所以穆清也。莹内厉名行, 今之所坐, 罪在可宥。乞垂天恩, 原赦莹罪, 清澄刑网, 则天下幸甚!”时师旅仍动, 百姓疲弊, 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 《传》美观衅。今当务富国强兵, 力农畜谷, 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三年夏, 疾�。锼熳�。(选自《三国志•陆抗传》, 有删改) 译文: 陆抗字幼节, 他的父亲是陆逊。二十岁, 授任为建武校尉。永安三年, 授予他符节。孙皓即位, 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 兼任益州牧。凤皇元年, 西陵督步阐占据守城叛乱, 派使者投降晋国。陆抗听说此事, 命令各军军营重新修筑坚固的营围, 从赤溪到故市, 对内用来围困步阐, 对外用来抵抗敌寇, 日夜催促督责, 就像敌人已经来到, 兵众都苦于此事。众将领都劝谏说:“如今趁着三军的锐气, 迅速攻打步阐, 等到晋军救兵来到, 步阐一定已被攻下。为什么要修筑营围, 而使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呢?”陆抗说:“这座城池所处地形稳固, 城内粮草充裕, 现在我们去攻打, 既不能很快攻克, 且北方的援兵一定会到, 援兵来到而我们没有防备, 里外受敌, 以什么抵抗他们呢?”众将领都想要攻打步阐, 陆抗为了使众将领信服, 便听任他们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失利, 营围守卫才得以合围。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攻向江陵, 众将领都认为陆抗不应率军西上, 陆抗说:“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 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但如果西陵与敌人勾结起来, 则南山诸族夷人都将骚动扰乱, 那么我忧虑的事情, 就难以说尽了。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陆抗于是攻克西陵城, 诛杀步阐全族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 由他请求赦免的有几万人。陆抗修缮了西陵城防, 向东返回, 脸上没有骄矜之色, 谦逊如常, 所以深得将士衷心拥戴。陆抗被加授都护。听说武昌左部督薛莹被拘捕下狱, 陆抗上疏说:“才德出众的人, 是国家的珍宝, 是社稷的可贵财富, 各种政务因他们而有条不紊, 四方各地因他们而肃静清明。薛莹注重修养名节品行, 如今犯的罪, 罪过还可以宽恕。乞求主上施恩, 原谅薛莹的罪过, 澄清刑法, 那么天下就幸运异常了!”当时军队频繁出战, 百姓疲惫困顿, 陆抗上疏说:“臣听说《周易》推崇顺应时势, 《左传》赞美寻伺时机。如今我们应当致力于富国强兵, 勤勉农耕广积粮食, 让文武人才得以报效施展他们的才能。使黜陟分明以激励各级官吏, 使刑罚得当以表明劝惩奖抑, 以道德训导各级官吏, 用仁义安抚全国百姓, 然后顺承天命, 利用时机, 席卷天下。如果听任诸将舍身求名, 穷兵黩武, 动辄耗费数以万计的国家钱财, 使士卒困苦憔悴, 敌人却没有减损, 而我们自己却已困乏不堪了!”凤皇三年夏, 陆抗患�。蹦昵锾�, 陆抗去世。
相关练习:《三国志·陆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