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晋书·刘殷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
        原文:
            刘殷, 字长盛, 新兴人也。高祖陵, 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 哀毁过礼, 服丧三年, 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 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 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 博通经史, 综核群言, 文章诗赋靡不该览, 性倜傥, 有济世之志, 俭而不陋, 清而不介, 望之颓然①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 州辟从事, 皆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 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 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 识达之士也, 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 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 不凭之, 岂能立乎!吾今王母②在堂, 既应他命, 无容不竭尽臣礼, 使不得就养。”宣子曰:“如子所言, 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 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 并州豪族也, 家富于财, 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 何虑不得为公侯妃, 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 兼才识超世, 此人终当远达, 为世名公, 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太傅杨骏辅政, 备礼聘殷, 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 优诏遂其高志, 听终养, 敕所在供其衣食, 蠲其徭赋, 赐帛二百匹, 谷五百斛。赵王伦纂位, 孙秀重殷名, 以散骑常侍征之, 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辅政, 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 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 君不至。今孤辟君, 君何能屈也?”殷曰:“今殿下以神武睿姿, 除残反政, 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 转拜新兴太守, 明刑旌善, 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 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 累至侍中、太�!⒙忌惺槭�。竟以寿终。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译文:

            刘殷, 字长盛, 新兴人。高祖刘陵, 是汉光禄大夫。刘殷七岁丧父, 居丧悲哀超于礼制, 服丧三年, 从不露齿而笑。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 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 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
            刚成年, 就博学精通经史, 综合归纳考查各家的学说, 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 有济世的志向, 节俭而不鄙陋, 清约而不孤高, 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乡人亲族无不称赞他。郡中任命他为主簿, 州中征召他为从事, 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 推辞不就任。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 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任参军事, 都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 是个有见识、能洞达事理之人, 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二公, 是晋的栋梁。我正希望成为架屋承瓦的榱椽, 不依靠他们, 哪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 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 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 就不能再亲自供养。”张宣子说:“您所说的话, 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以后, 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 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说:“我女儿年方十四, 姿色见识如此, 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告诫他女儿说:“刘殷极尽孝道, 再加上才识超世, 这人终将大大地发达, 成为当世名公, 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张氏性情也很婉顺, 事奉婆母王氏以孝顺闻名, 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时, 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 几乎丧命。
            太傅杨骏辅政时, 备礼聘请刘殷, 刘殷因为母亲年纪大了坚决推辞。杨骏于是上表, 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 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 免除他的赋役, 赐帛二百匹, 谷五百斛。赵王司马伦篡位, 孙秀向来看重刘殷的名望, 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 刘殷逃奔到雁门。到齐王司马囧辅政时, 征入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到任后, 对刘殷说:“先王虚心地召君, 君不来。现在孤征召君, 君何故能屈就呢?”刘殷说:“现在殿下凭着神武聪慧, 除暴复帝位, 所以不敢不来。”司马囧认为他很奇特, 改任他为新兴太守, 刑罚明察表彰善美, 很有政绩。
            适逢永嘉之乱, 落到刘聪手中。刘聪欣赏他的才能因而提拔他, 历任侍中、太�!⒙忌惺槭�。最后高寿而终。


        相关练习:《晋书·刘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晋书·陶潜传》《晋书·王济传》
        《陶侃惜谷》《晋书·吾彦传》
        《晋书·左思传》《晋书·何琦传》
        《晋书·何攀传》《晋书·周访传》
        《晋书·张翰传》《晋书·郭舒传》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晋书·郗鉴传》
        《晋书·袁宏传》《晋书·荀勖传》
        《晋书·王羲之传》《晋书·华恒传》
        《晋书·王衍传》《晋书·王浚传》
        《晋书·列女·羊耽妻辛氏传》《晋书·慕容垂妻段氏》
        《二人并走》《晋书·贺循传》
        《晋书·李密传》《晋书·刘伶传》
        《张衡传》《雨霖铃》
        《祭十二郎文》《孙权劝学》
        闻一多《色彩》欣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陈情表》《项羽本纪赞》
        孙子兵法《谋攻》《非攻》
        《苏武传》《送东阳马生序》
        赵师秀《约客》《梅花岭记》
        《情采》《细柳营》
        李煜《虞美人》《寡人之于国也》
        林嗣环《口技》《晋书·吴隐之传》详细解析及翻译
        《进学解》《朋党论》
        《名二子说》《留侯论》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