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原文及翻译(二)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渊以书招李密。密自恃兵强, 欲为盟主, 己巳, 使祖君彦复书曰:“与兄派流虽异, 根系本同。自唯虚�。暮S⑿酃餐泼酥�。所望左提右挈, 戮力同心, 执子婴于咸阳, 殪商辛于牧野, 岂不盛哉!”且欲使渊以步骑数千自至河内, 面结盟约。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 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 若遽绝之, 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 使为我塞成皋之道, 缀东都之兵, 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 据险养威, 徐观蚌鹬之势, 以收渔人之功, 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密得书甚喜, 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 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 
            雨久不止, 渊军中粮乏。刘文静未返, 或传突厥与刘武周乘虚袭晋阳, 渊召将佐谋北还。裴寂等皆曰:“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 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连和, 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 唯利是视。武周, 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 且义兵家属在焉, 不如还救根本, 更图后举。”李世民曰:“今禾菽被野, 何忧乏粮?老生轻躁, 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 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 遽已班师, 恐从义之徒, 一朝解体, 还守太原, 一城之地为贼耳, 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然。 
            渊赏霍邑之功, 军吏疑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 渊曰:“矢石之间, 不辨贵贱。论勋之际, 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壬午, 渊引见霍邑吏民, 劳赏如西河, 选其丁壮使从军。关中军士欲归者, 并授五品散官遣归。或谏以官太滥, 渊曰:“隋氏吝惜勋赏, 此所以失人心也, 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 不胜于用兵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译文:
            李渊写信招降李密。李密仰仗自己兵力强大, 想做盟主。(义宁元年七月)已巳日, (李密)派祖君彦回信说:“我与兄长支派虽然不同, 但李氏的根脉原本是一致的。我知道自己才浅力�。凰暮S⑿酃餐凭俚H蚊酥�。期望的就是相互扶持, 齐心协力, 取得像在咸阳擒获子婴, 在牧野消灭商纣一样的功业, 难道不是十分宏伟吗!”并且他还想让李渊带领几千步兵和骑兵亲自到河内郡, 当面缔结盟约。李渊收到回信后笑道:“李密妄自尊大, 不是写一封信可以招降的。我正要在关中采取行动, 如果立即回绝他, 这是又树立了一个敌人。不如用谦恭的语言奉承他使他心骄气傲, 让他为我们阻塞成皋的道路, 牵制住东都洛阳的兵马, 我们能够一心一意地西征。等到关中平定后, 占据险要, 养精蓄锐。慢慢观看鹬蚌相争的局势, 坐收渔人一样的利益, 也不算晚。”于是派温大雅回信。李密收到回信十分高兴, 把信展示给副将们(观看)说:“唐公也推举我, 天下就不怕不能平定了。”从此双方信使来往不断。 
            雨下了很久不停, 李渊军中粮食匮乏。刘文静还没有(从突厥)回来, 有人传言突厥和刘武周要趁虚袭击晋阳, 李渊召集将领商议北归。裴寂等人都说:“宋老生、屈突通联合兵力占据险要, 不容易一举攻下。李密虽然说和我军联合.但他奸诈的计谋难以预料。突厥贪婪不讲信用, 唯利是图。刘武周, 是侍奉胡人的人。太原是一方都会, 并且义兵的家属都在那里, 不如回军救援根基之处, 再谋划后面的行动。”李世民说:“如今豆谷遍野, 为什么担心缺粮?宋老生轻浮急躁, 一次作战就可以擒获他。李密顾念留恋粮仓的存粮, 没有办法去攻打远方。刘武周和突厥虽然表面上相互依附。内心实际上相互猜忌。刘武周虽然贪图远处太原的利益, 又怎么能够就忘掉近处的马邑!我们本来就是举起大义, 奋不顾身, 来解救百姓, 应当率先进入咸阳, 向天下发号施令。如今遇到小小的敌人, 就马上班师回城, 恐怕跟随义举的人们, 一个早上就会解散离开, 退守太原, 那么一个城池的地方就全都被贼寇占有了, 拿什么自我保全!”李建成也认为李世民说得对。 
            李渊封赏霍邑作战的有功将士, 军吏疑虑响应募集参军的奴仆不能和平民百姓受同等封赏, 李渊说:“在流箭飞石之间作战, 不分贵贱。论功行赏的时候, 怎么能有等级差别?应该全都依据本人的功劳授予封赏。”壬午日, 李渊会见霍邑城的官吏百姓, 像在西河郡一样慰劳封赏他们, 挑选强壮的男丁让他们从军。关中的军士想要回家的, 都授予五品散官后让他们回家。有人劝谏李渊说封官太泛滥, 李渊说:“隋朝吝啬封官赏爵, 这正是他们失去人心的缘故, 怎么还要去仿效它!况且用封官来收归人心, 不胜过用兵吗!”

        相关练习:《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相关文言文
        《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三)《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二)
        《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二)《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
        《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二)
        《通鉴纪事本末·元兴三年, 桓玄之乱》《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平两越》《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
        《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
        《通鉴纪事本末·巫蛊之祸》《通鉴纪事本末·贾后乱政》
        《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三)
        《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窦建德》《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二)《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二)《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二)《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讨龟兹》《通鉴纪事本末·肃宗即位于灵武》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