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张田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张田字公载, 澶渊人。登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 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 诏通判集议, 田曰:“此非御敌策也, 坏良田, 浸冢墓, 民被其患, 不为便。”因奏疏极论, 谪监郢州税。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 酣酒自恣, 守贰无敢白者, 田发其事, 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太庙, 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赉费, 唐介论其亏损上恩, 出知蕲州。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假道, 与方伯①抗礼, 田独坐堂上, 使引入拜于庭。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 讫田去, 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 不习风土, 往往病于瘴疬, 田奏罢成。或告交阯②?李日尊兵九万, 谋袭特磨道, 诸将请益兵, 田曰:“交阯兵不满三万, 必其国有故, 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 果其兄弟内相残, 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 从其使入贡, 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 复从之。田因其入谒, 诘责之, 枭其首, 欲并斩以烈, 叩头流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 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 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知广州。广旧无外郭, 民悉野处, 田始筑东城, 赋功五十万, 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令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 东南微陷, 往视之, 暴卒, 年五十四。田为人伉直自喜。临政以清, 女弟聘马军帅王凯, 欲售珠犀于广, 田曰:“南海富诸物, 但身为市舶使, 不欲自污尔。”作饮贤堂, 绘古昔清刺史像, 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 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张田传》, 有删改)
        [注]①方伯:泛称地方长官 ②交阯:交阯国。位于今越南。


        译文:
            张田字公载, 是澶渊人。考中进士。欧阳修推荐他有才能, 任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议增加七州的塘水, 皇帝下诏让通判集中讨论, 张田说:“这不是抵抗敌人的策略, 破坏良田, 淹没坟墓, 百姓遭受祸害, 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上奏章竭力论说, 被贬为郢州税监。任冀州通判。内侍张宗礼出巡经过州治, 纵酒放肆, 州太守和副职没人敢上告, 张田告发这件事, 皇帝下诏发配张宗礼去西陵做洒扫。代理度支判官。祭祀太庙时, 张田又请求从执政大臣以下酌量减少赏赐费用, 唐介说他损害皇帝恩德, 出京城做蕲州知州。改任桂州知州。过去蛮族使者朝贡途径桂州, 和知州平起平坐, 张田却独自坐在堂上, 派人带蛮族使者进入庭中拜见。土豪刘纪、庐豹向来是边界的祸患, 一直到张田离去, 不敢放肆。京城的禁军来桂州戍守, 不习惯当地的水土, 常常因瘴疠得�。盘镒嗲氚彰馐�。有人报告说交阯国李日尊率九万军队, 图谋袭击特磨道, 各将领要求增加兵力, 张田说:“交阯国兵力不满三万人, 一定是他们国内有变故, 虚张声势来吓唬我们。”侦察到真实情况, 果然是他们兄弟互相残杀, 怕宋边将乘机进攻。宜州人魏利安犯罪逃亡西南龙蕃, 跟随他们的使者入朝进贡, 共十次往返。这时龙以烈到来, 魏利安又跟着他。张田乘他进来拜见时, 谴责魏利安, 将他斩首示众, 要一并斩了龙以烈, 龙以烈叩头流血请求饶命。张田说:“你的罪行应处死, 然而事情幸好在新天子登位大赦之前, 你自己向朝廷求恩。”于是暗中请求宽恕他免除处死。任广州知州。广州过去没有外城, 百姓都住城外, 张田开始修筑东城, 用工五十万, 二十天建成。当初, 服役的人互相惊恐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 张田查明这是假的, 招来巡逻的人告诫说:“今晚有树林中进出的穿白衣的人, 小心地抓捕他们。”照他的话果真抓到了。城墙修完后, 东南角稍微下陷, 张田去视察, 突然去世, 享年五十四岁。张田为人刚直自负。他理政清廉, 他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 想到广州买珠宝和犀角, 张田说:“南海富产各种东西, 只是我身为市舶使, 不想玷污自己。”他建钦贤堂, 画了古今清廉刺史的像, 日夜学习礼拜他们。苏轼曾经读他的书, 把他和古代的廉吏相提并论。



        相关练习:《宋史·张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滕王阁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逍遥游》辛弃疾《西江月》
        曹操《观沧�!�《蝜蝂传》
        杜牧《泊秦淮》《晏子使楚》
        《过零丁洋》杜甫《春望》
        李商隐《夜雨寄北》荀况《劝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晏殊《浣溪沙》
        《记旧本韩文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如梦令》《愚溪诗序》
        《大道之行也》《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注解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