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师旷论钟调》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
          66 师旷论钟调 《吕氏春秋》

        原文

           晋平公铸为大钟①, 使工听之②, 皆以为调矣③。师旷曰④∶“不调, 请更铸之⑤。”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 将知钟之不调也, 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⑥, 而果知钟之不调也⑦。  (《长见》)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在位26年。  铸为:铸成。

            2、工:指晋国宫中的乐工。 听之:听后并评判大钟的音调。

            3、调:合调, 合乎音调。名词用如动词。

            4、师旷: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字子野, 目盲, 善弹琴, 辨音能力甚强。

          5、更:再, 重新。

          6、师涓:师旷之后又一著名乐师。

          7、而:就, 顺承连词。此字突出了师旷正确的预见性。

         

        译文

        晋平公叫人铸成了一口大钟, 让乐工听听并评判钟的音调, 乐工都认为合乎音调了。师旷听了说:“不合调, 请重新铸造它。”晋平公说:“乐工都认为合调啊。”师旷说:“后代有懂得音律的人, 将会知道这钟不合调, 我私下里为您感到羞耻。”大钟传到师涓这一代, 就果然听知那钟声不合调。

          

        【评说】

           这则故事旨在说明处事要有远见, 不可做贻笑后世的事情。但它给后人的启示还不止这些。

           首先, 要“知调”, 即了解事物的规律, 譬如一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其次, 要“合调”, 即做的事情或成就的物品要与其性质特点相符合, 譬如教学工作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 教学的东西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培养的人才要合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再次, 要“准确判调”, 即按客观标准来判定, 不能是那些懵懂的“乐工”说了算, 而要听那些知音的“师旷”的话, 不可重犯晋平公的错误, 惑于众乐工之妄语, 无纳一师旷之忠言。还要有“不调, 请更铸之”的豪迈精神, 不可苟且于一时, 而被知调的“师涓”们耻笑。

           今世有些不知调、不合调、昧于判调的教师和家长, 只要肯学愿改就是好同志。可悲的是那些不懂装懂的“乐工”把不合调的判为合调的。更可怕的是那不知调的“晋平公”是非颠倒, 把不合调的东西传到了后世, 若非“师涓”辨误, 将不知还要遗害多少人。

              要有真才实学, 要制作和调的东西;如果发现了不合调的东西, 要坚决予以纠正, 使其难混迹于当世, 不遗患于后代。



        相关文言文
        《察传》《异宝》
        《牛缺遇盗》《君子之自行也》
        《慎人》《戎夷解衣》
        《吕氏春秋·权勋》《吕氏春秋·去私》
        《吕氏春秋·务大》《郈成子返璧》
        《吕氏春秋·仲秋纪》《吕氏春秋·尊师》
        《吕氏春秋·务本》《齐寇将至》
        《正名》《祁黄羊去私》
        《去宥》《田婴善剂》
        《小主夫人》《晏子之晋》
        《吕氏春秋·骄恣篇》《吕氏春秋·知分》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吕氏春秋·赞能》
        《山市》柳永《望海潮》
        王翰《凉州词》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
        王湾《次北固山下》李白《渡荆门送别》
        屈原《湘夫人》《桂枝香·金陵怀古》
        孟子《民为贵》龚自珍《病梅馆记》
        苏轼《石钟山记》欧阳修《伶官传序》
        晏殊《浣溪沙》《鹊踏枝》原文及注释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归园田居》(其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从军行(其四)》
        墨子《尚贤》《王好战, 请以战喻》
        《敬鬼神而远之》《淮上与友人别》
        《论毅力》《卖柑者言》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