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原文及翻译
| | 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 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 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 倍人也, 吾材之敏, 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 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②而下,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贫者自南�;�, 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①彭端淑, 字乐斋, 号仪一, 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 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 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 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②买舟:租船。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 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 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 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 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 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 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 等到学成了, 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 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 却不努力去发挥, 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 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 其中一个贫穷, 其中一个富�!G詈蜕卸杂星暮蜕兴�:“我想要到南海去, 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 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 穷和尚从南�;乩戳�, 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 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 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 聪明与敏捷, 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 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 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 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相关练习: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