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章学诚《针名》原文及翻译

        章学诚
        原文:
            名者, 实之宾。实至而名归, 自然之理也, 非必然之事也。君子顺自然之理, 不求必然之事也。君子之学, 知有当务而已矣;未知所谓名, 安有见其为实哉?好名者流, 徇名而忘实, 于是见不忘者之为实尔。君子出处, 当由名义。先王所以觉世牖民, 不外名教。伊古以来, 未有舍名而可为治者也。义本无名, 因欲不知义者由于义, 故曰名义;教本无名, 因欲不知教者率其教, 故曰名教。揭而为名, 求实之谓也。譬犹人不知食, 而揭树艺之名以劝农;人不知衣, 而揭盆缲之名以劝蚕;暖衣饱食者, 不求农蚕之名也, 而但以饱暖相矜耀, 是以必有辍耕织而忍饥寒, 假借糠秕以充饱, 隐裹败絮以伪暖, 斯乃好名之弊矣。故名教名义之为名, 农蚕也;好名者之名, 饱暖也。必欲骛饱暖之名, 未有不强忍饥寒者也。
            然谓好名者丧名, 自然之理也, 非必然之事也。昔介之推不言禄, 禄亦弗及。实至而名归, 名亦未必遽归也。天下之名, 定于真知者, 而羽翼于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夫真知者, 必先自知。天下鲜自知之人, 故真能知人者不多也, 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则多矣。似有知, 故可相与为声名;实未深知, 故好名者得以售其欺。故好名者往往得一时之名, 犹好利者未必无一时之利也。
            且好名者, 固有所利而为之者也。如贾(ɡǔ)之利市焉, 贾必出其居积, 而后能获利;好名者亦必浇漓(lí)其实, 而后能徇一时之名也。盖人心不同如其面, 故务实者不能尽人而称善焉。好名之人则务揣人情之所向, 不必出于中之所谓诚然也, 且好名者必趋一时之风尚也。风尚循环, 如春兰秋菊之互相变易而不相袭也。人生其间, 才质所优, 不必适与之合也。好名者则必屈曲以徇之, 故于心术多不可问也。故好名者, 德之贼也。
            若夫真知者, 自知之确, 不求人世之知之矣。其于似有知实未深知者, 不屑同道矣。以是而问当世之知, 则寥寥矣, 而君子不以为患焉。浮气息, 风尚平, 天下之大, 岂无真知者哉?至是而好名之伎亦有所穷矣。故曰:实至而名归, 好名者丧名, 皆自然之理也, 非必然之事也。卒之事亦不越于理矣。
        注释】①出处指进退等行为。②牖通“诱”, 引导。③浇漓使……淡薄。

        译文:
            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 这是自然的道理, 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君子依从自然之理, 不强求一定要“实至名归”。学做君子, 知道应当做什么事就行了。不清楚(自己做事)的名分, 怎么会把“该做的事”落实呢?好名之流, 谋求名而忘记实, 因此将那些不忘记的事情称之为“实”。君子行事, 应当以“仁义”的名分。先王做的用以唤醒世人、引导百姓的事, 不外乎名之以“教化”。自古以来, 没有舍弃(教化)之名而实现安定太平的。(有人)说:“行义事”本来没有名, 因为想让不懂得仁义的人遵照仁义(行事), 所以就有了仁义之名;“教化之事”本来没有名, 因为想让不懂得教化的人遵从教化(行事), 所以就有了教化的名。给所行之事以名分, 是(借名)求实。譬如人们不了解食物(从何而来), 就给耕种之事以“名”来勉励人们耕种;人们不了解衣物(从何而来), 就给缫丝之事以“名”来勉励人们养蚕。穿得暖吃得饱的人, 是不求耕种养蚕之名的, (他们)只是拿饱暖彼此炫耀。因此一定会出现停止耕作纺织而忍饥受寒, 借糠秕(充饥)装作吃饱, 裹败絮(御寒)装作暖和(的现象), 这就是喜好“名”(所带来)的弊害。所以给教化、仁义的名分, 是像给耕种养蚕以名一样;好名之流眼中的名, 是像获得饱暖之人(用以炫耀)的“名”一样。如果一定要追求饱暖之类的名, (就)不可能不(出现)强忍饥寒的情况。
            这样说来好名之流会丧失名, 是自然的道理, 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从前介之推不看重荣禄, 荣禄也没有落到他身上。有了实, 就会得到(相应的)名, (但有时)名也不一定能立刻得到。天下的“名”, 在真正了解世事的人那里是坚定不移的, 但在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世事的人那里是飘忽不定的。真正了解世事的人, 必定先了解自己。天下很少有了解自己的人, 所以能真正了解他人的人是不多的, 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世事的人却很多。(对世事)貌似有所了解, 因此就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声名;(又由于)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 所以好名之流得以施行他们的骗术。所以好名之流往往得一时之名, 就如同好利者不一定没有一时之利一样。
            况且好名之流, 本来就是为逐利才去做事的。就像商人要从生意中获利一样, 一定要拿出自己囤积的商品(做交易), 而后才能获取利益;好名之流也一定要干一点实事, 而后能求得一时之名。大概人心不同像人脸不同一样, 所以务实的人, 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称赞他。好名之流则致力揣摩人情世故, (其所为)不一定是出自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况且好名之流也一定要追逐一时的风尚。风尚的循环变化, 如同春兰秋菊彼此变化不相沿袭。人生在世, 各有自己的长处, 不一定恰好与一时的风尚相合。好名之流, 却一定会委曲自己迎合风尚, 所以他们的心术大多深不可测。所以好名之流, 是会败坏道德风气的。
            像那些真正了解世事的人, 能准确地认识自己, 不求世人了解自己。他们对那些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深入了解世事的人, 不屑(与之)同道。因此若问世人对自己的了解, (则)知之甚少, 而君子并不以为忧。(如果)虚浮之气停止了, 社会风气公正了, 天下如此之大, 怎么会没有真正了解世事的人呢?到那时好名之流的种种手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说: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 (只是)喜好名声的(最终)会丧失名声, 这是自然的道理, 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最终这样的事是不会超越事理的。


        相关练习:章学诚《针名》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章学诚《史德》《况钟传》
        苏轼《诸葛亮论》《豫让论》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魏书·李冲列传》
        《孔雀东南飞》(全文)《宋史·宋绶传》
        《拟论姚莹功罪状》《真州东园记》
        《贻赵廷臣书》《明史·熊鼎传》
        《三国志·许褚传》《强弱之辩》
        章学诚《浙东学术》《史记·高祖本纪》
        章学诚《师说》《后汉书·桓谭传》
        《曾子易箦》《荀子·非相》
        《刑赏忠厚之至论》《瓶庵小传》
        《鲁人身善织屦》《文章繁简》
        《有盲子道涸溪》《新唐书·列传·穆宁传》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