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陈天祥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陈天祥, 字吉甫, 少隶军籍, 善骑射。中统三年, 李璮叛据济南, 结宋为外援, 河北河南宣慰司承制以天祥为千户, 屯三汊口, 防遏宋兵。事平罢归, 居偃师南山, 有田百余亩, 躬耕读书, 从之游者甚众。其居近缑氏山, 因号曰缑山先生。初, 天祥未知学, 佑未之奇也, 别去数岁, 献所为诗于佑, 佑疑假手它人, 及与语, 出入经史, 谈辨该博, 乃大称异。至元十一年, 除从仕郎。十三年, 兴国军以籍兵器致乱, 行省命天祥权知本军事。居岁余, 诏以本军为路, 有代天祥为总管者, 务变更旧政, 治隐匿兵者甚急, 天祥去未久而兴国复变, 邻郡寿昌府及大江南北诸城邑, 多乘势杀守将以应之。时方改行省为宣慰司, 万户郑鼎臣为宣慰使。鼎臣帅兵讨之, 至樊口, 兵败死。黄州遂声言攻阳罗堡, 鄂州大震。时忽都帖木儿恇怯不敢出兵, 天祥言于居贞曰:“阳罗堡依山为垒, 素有严备, 彼若来攻, 我之利也。且南人浮躁, 轻进易退, 官军凭高据险, 而区区乌合之众与之相敌不二三日死伤必多遁逃者十八九我出精兵以击之惟疾走者乃始得脱。”居贞深然之, 而忽都帖木儿意犹未决。闻至阳罗堡, 居贞力趣之, 乃引兵宿于青山, 明日, 大败其众, 皆如天祥所料。行省闻变, 尽执鄂州城中南人将杀之, 以防内应, 天祥力止之, 至是被执者皆纵去。复遣天祥权知寿昌府事, 授兵二百余人。为乱者闻官军至, 皆弃城依险而自�!L煜橐灾诠巡坏�, 非可以力服, 乃遣谕其徒使各归田里, 惟生擒其长毛遇顺、周监斩于鄂州市。大德三年六月, 迁河北河南廉访使, 以疾不起。人有冤抑, 往往就天祥家求直, 天祥以不在其位, 却去之。至大四年, 仁宗即位, 复遣使召之, 辞以老疾不起。延佑三年四月, 卒于家, 年八十。追封赵国公, 谥文忠。 


        译文:
            陈天祥, 字吉甫, 年少时就列入军籍, 善 骑射, 中统三年, 李璮在济南反叛, 联络宋军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按规定授天祥为千户, 令他屯兵三汊口以防卫宋兵。李璮之乱平定后, 他罢职归家, 住在偃师南山中, 有田百余亩, 边耕种边读书, 来向他求教的人很多。所住地方靠近缑氏山, 因号“缑山先生”。起初天祥并不好学, 其兄陈祐也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 分别几年, 天祥把所写的诗送给陈祐, 陈祐怀疑是别人代写的, 同他交谈, 知他在研究经史, 学识渊博, 才大为称赞。至元十一年, 始任从仕郎。至元十三年, 兴国军因为登记兵器导致骚乱, 行省命令陈天祥权知本军事。一年后, 朝廷把兴国军改为兴国路, 接替天祥为兴国路总管的人, 完全改变天祥的政策, 严厉制裁隐藏兵器的人。所以天祥离开后不久, 兴国又发生民变, 临近的寿昌府及大江南北的各县城, 叛民乘势杀守将以响应。当时刚改行省为宣慰司, 万户郑鼎臣为宣慰使。鼎臣率兵镇压, 在樊口兵败身亡。黄州叛民扬言要攻打阳罗堡, 鄂州官府大为震惊。忽都帖木儿胆怯不敢出兵, 天祥对居贞说:“阳罗堡依山建垒, 素来防备严密, 彼若来攻, 对我们有利。且南人浮躁, 轻率进兵容易退却, 我官军居高恃险, 这些乌合之众来攻, 不到两三天就多伤亡, 逃者会十之八九。到那时我们再出精兵袭击, 只有跑得快的才得免死。”居贞深以为然, 而忽都帖木儿还犹疑不决。闻叛民到了阳罗堡, 居贞忙引兵前去迎战, 屯兵于青山, 第二天大败叛军, 这一切完全符合天祥的预料。行省听说民变, 将鄂州城中的南人一律逮捕起来, 准备大屠杀, 居贞想拯救鄂州南人而又做不到。天祥劝阻行省官员, 将被捕的平民全部释放。派天祥去暂管寿昌府的政事, 给他二百兵卒。寿昌叛民听说官军来了, 都离开寿 昌城去恃险自�!L煜橐蚬巡坏兄�, 不可以武力镇压, 便派人去劝说他们各自回家, 只活捉了他们的头目毛遇顺、周监, 在鄂州市斩首示众。大德三年六月 , 陈天祥调任河北河南廉访使, 但因病未就任。受到冤枉的人往往到他家中来伸冤, 天祥因自己不在任而推辞了。至大四年, 仁宗即位, 又遣使召他回朝, 他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谢。延祐三年, 卒于家, 终年八十七岁。追封赵国公, 谥“文忠”。 

        相关练习:《元史·陈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元史·别的因传》《元史·徐世隆传》
        《元史·康里脱脱传》《元史·孛术鲁翀传》
        《元史·揭傒斯传》《元史·同恕传》
        《元史·陈祐传》(二)《元史·王檝传》
        《元史·石抹宜孙传》《元史·塔思传》
        《元史·石天应传》《元史·王构传》
        《元史·刘肃传》《元史·张养浩传》
        《元史·高兴传》《元史·不忽木传》
        《元史·张晋亨传》《元史·速哥传》
        《元史·刘正传》《元史·贡师泰传》
        《元史·管如德传》《元史·吴澄传》
        《元史·胡长孺传》《元史·彻里传》
        《元史·谭澄传》《元史·秦起宗传》
        《元史·陈思谦传》《元史·太平传》
        《元史·星吉传》《元史·杨枢传》
        《元史·叶李传》《元史·曹鉴传》
        《元史·李进传》《元史·张孔孙传》
        《元史·察罕传》《元史·刘哈刺八都鲁传》
        《元史·铁哥传》《元史·按竺迩传》
        《元史·申屠致远传》《元史·王磐传》
        《元史·刘好礼传》《元史·小云石海涯传》
        《元史·阔里吉思传》《元史·孛鲁传》
        《元史·崔彧传》《元史·郭嘉传》
        《元史·张昉传》《元史·程钜夫传》
        《元史·吕思诚传》《元史·孔思晦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