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南齐书·李安民传》原文及翻译

        南齐书
        原文:
            李安民, 兰陵承人也。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 富贵不可希, 取三将五校, 何难之有。”明帝时, 稍迁武卫将军, 领水军讨晋安王子勋, 所向克捷。明帝大会新亭, 劳接诸军主, 樗蒲官赌, 安民五掷皆卢, 帝大惊, 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 封侯状也。” 
            元徽初, 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 领义阳太守, 假节、将军如故。及桂阳王刘休范起事, 安民出顿, 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 加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作难, 安民至京口, 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 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 盗绢二匹, 安民流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 今日犯王法, 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迥素, 厚为敛祭, 军府皆震服。苍梧纵虐, 太祖忧迫无计, 安民白太祖欲于东奉江夏王刘跻起兵, 太祖不许, 乃止。大祖即位, 为中领军, 封康乐侯, 邑千户。 
        宋泰始以来, 内外频有贼寇, 将帅已下, 各募部曲, 屯聚京师。安民上表陈之, 以为“自非淮北常备, 其外馀军, 悉皆输遣, 若亲近宜立随身者, 听限人数。”上纳之, 故诏断众募。时王敬则以勋诚见亲, 至于家国密事, 上唯与安民论议, 谓安民曰:“署事有卿名, 我便不复细览也。”寻为领军将军。 
            太祖崩, 遗诏加侍中。世祖即位, 迁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 迁尚书左仆射, 将军如故。安民时屡启密谋见赏, 又善结尚书令王俭, 故世传俭启有此授。寻上表以年疾求退。改授散骑常侍。四年, 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 常侍如故。卒官, 年五十八。 
            吴兴有项羽神护郡听事, 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 必须祀以扼下�!0裁穹罘鸱�, 不与神牛, 著屐上听事。又于听上八关斋。俄而牛死, 葬庙侧, 今呼为“李公牛�!�。及安民卒, 世以神为祟。谥曰肃侯。 
        (节选自《南齐书•李安民传》, 有删改) 


        译文: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年少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 常拍着大腿感叹道:“大丈夫在世, 富贵不可希求, 取得三将五校军职, 有什么难的!”宋明帝时, 逐渐提拔他为武卫将军, 统领水军, 讨伐晋安王刘子勋, 所到之处克敌制胜。宋明帝在新亭大会众军, 慰劳众军主将, 玩樗蒲游戏赌博, 安民连掷五次都是全黑的棋面, 皇上大惊, 看着安民说:“你的脸像田字一样方正, 是封侯的面相。” 
            元徽初年, 任命他掌管司州军事、做司州刺史, 兼任义阳太守, 假节和将军的职权不变。等到桂阳王刘休范反叛时, 安民出城驻扎, 派兵援助京师。他被征召授予左将军, 加封给事中。建平王刘景素起兵, 安民率兵到达京口, 在葛桥大破景素的军队。刘景素被诛杀后, 留安民暂代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是安民的亲信, 偷了二匹绢, 安民流着眼泪对他说:“我与你情谊深厚, 今天你触犯王法, 这是你辜负了我。”在军门将其斩首, 又很隆重地收殓和祭奠了他, 军府里的人都震惊畏服。苍梧王暴虐恣肆, 太祖(南齐高帝萧道成)忧虑急切没有办法, 安民告诉太祖要到东边去跟着江夏王刘跻起兵, 太祖不同意, 于是作罢。太祖即位时, 任中领军, 封为康乐侯, 食邑一千户。 
            宋泰始年以来, 国家内外常有贼寇, 将帅以下的官员, 各自招募部下, 聚集进驻在京城。安民上奏表陈说此事, 认为“如果不是淮北的常备军, 此外的其余军队, 都要调动遣散, 如果亲近的人需要配备贴身护卫, 也要服从人数的限定。”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因此下诏禁止众军招募部下。当时王敬则因为建立功勋、忠诚可靠被亲近, 至于国家的机密大事, 皇上只和安民谈论, 皇上对安民说:“只要处理公事(的文书上)有你的名字, 我就不再细看了。”不久李安民任领军将军。 
            太祖驾崩, 遗诏加封他为侍中。世祖即位, 升他为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 升任尚书左仆射, 将军一职不变。安民当时因多次奏陈隐秘的计谋被奖赏, 又与尚书令王俭交好, 所以世人传言是王俭奏请才有这样的奖赏。不久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请求辞职。改任散骑常侍。永明四年, 任安东将军、吴兴太守, 常侍一职不变。死在任上, 终年五十八岁。 
            吴兴有项羽的神像守护郡府大厅, 太守不能上堂。太守到郡, 一定要用驾车的牛来祭祀。安民信奉佛教, 不用牛祭神, 穿着木屐上堂。还在厅中设八关斋。不久牛死了, 埋在庙旁, 现在称为“李公牛�!�。等到安民去世, 世人都认为是神灵作祟。谥号为肃侯。


        相关练习:《南齐书·李安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南齐书·谢眺传》《南齐书·沈文季传》
        《南齐书·周盘龙传》《南齐书·桓康传》
        《南齐书·王玄邈传》《南齐书·薛渊传》
        《南齐书·焦度传》《南齐书·萧景先传》
        《南齐书·王延之传》《南齐书·戴僧静传》
        《南齐书·胡谐之传》《南齐书·袁彖传》
        《南齐书·陆澄渊博》《南齐书·王广之传》
        《豫章文献王嶷》《南齐书·刘悛传》
        《南齐书·虞悰传》《皇考讳承之, 字嗣伯》
        《南齐书·张绪传》《南齐书·周山图传》
        《南齐书·江敩传》《南齐书·顾欢传》
        《南齐书·孔稚珪传》《南齐书·禇炫传》
        《南齐书·垣崇祖传》《南齐书·张融传》
        《南齐书·江谧传》《南齐书·王琨传》
        《南齐书·崔慰祖传》《南齐书·裴昭明传》
        《南齐书·张欣泰传》《南齐书·明僧绍传》
        《南齐书·王思远传》《南齐书·荀伯玉传》
        《南齐书·虞愿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