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之《稻工》原文及翻译
|
| 天工开物 原文: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 土宜本秋耕垦, 使宿稿化烂, 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 则收获损薄也。 凡粪田, 若撒枯浇泽, 恐霖雨至, 过水来, 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 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 勤者再耕、三耕, 然后施耙, 则土质匀碎, 而其中膏脉释化也。凡牛力穷者, 两人以杠悬耜, 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 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节选自《天工开物》, 中华书局, 2021版, 有删改) 【注】①稻工:稻田耕作。②刈(yì):割。③宿稿:指水稻收割后残留的稻茬。④粪力:指粪的肥力。⑤撒枯浇泽:指施肥。⑥耙:与下文的“耜”(sì)均为耕作工 译文: 稻田秋收后若不再冬种, 应该在当年秋天犁耕, 使稻茬腐烂, 这抵得上多施一倍的粪肥。有时遇上秋天干旱缺水或者偷懒的农民等到明年开春才耕, 收获就会减少。 施肥时, 不论是撒枯饼还是浇稀粪, 担心(稻田)遇上连绵雨天, 雨水流过, 土里的肥分便会随之流失。注意掌握天气变化, 就得靠老农内心谋划了。 稻田犁过一遍之后, 勤劳的人还要再犁第二遍、第三遍, 然后才耙, 这样, 土质就很匀碎, 肥分也就化开了。牛力缺乏的, 两个人用木杠悬拉着犁铧, 一前一后推拉翻土, 干一整天可以顶一头牛力。如果犁耕后也缺乏牛力, 可以做个磨耙, 两个人用肩和手拉着耙地, 干一天可顶三头牛力。
相关练习:天工开物之《稻工》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