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刘元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刘元珍, 字伯先, 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 进郎中, 亲老归养。起南京职方, 厘汰老弱营军, 岁省银二万有奇。
            三十三年京察, 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 尽黜政府私人钱梦皋等。大学士沈一贯密为地, 诏给事、御史被黜者皆留, 且不下察疏。元珍方服阕需次, 抗疏言:“一贯自秉政以来, 比昵愉人, 丛集奸慝, 假至尊之权以售私, 窃朝廷之恩以市德, 罔上不忠, 孰大于是!近见梦皋有疏, 每以党加人。从古小人未有不以朋党之说先空善类者。所关治乱安危之机, 非细故也。”疏奏, 留中。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论察典。而主事庞时雍则直攻一贯欺罔者十, 误国者十。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俄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 语过激。帝迁怒元珍等皆除其名。然察疏亦下, 诸被留者皆自免去。
            光宗即位, 起元珍光禄少卿。时辽、沈既没, 故赞画主事刘国缙入南四卫, 以招抚军民为名, 投牒督饷侍郎, 令发舟南济。议者欲推为东路巡抚, 元珍上疏言:“国缙乃李成梁义儿, 成梁弃封疆, 国缙为营免, 遂基祸本。杨镐、李如柏丧师, 国缙甫为赞画, 即奏保二人, 欲坐杜松以违制。创议用辽人, 冒官帑二十万金募土兵三万, 曾不得一卒之用。被劾解官, 乃忽拥数万众, 欲问道登、莱, 窜处内地。万一敌中间谍阑入其间, 何以各之?”疏下兵部巡抚议, 遂寝。
            未几, 元珍卒官。初, 元珍罢归, 以讲学为事。表节义, 恤鳏寡, 行义重于时。
        (选自《明史•刘元珍传》, 有删减)


        译文:
            刘元珍, 字伯先, 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起初授职南京礼部主事, 进为郎中, 父母年岁大了, 刘元珍回家赡养他们。后又起用为南京职方郎中, 淘汰军营中老弱的士兵, 每岁节省银两二万多。
          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官考察, 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 将宰相府的钱梦皋等全部贬退。大学士沈一贯秘密为之斡旋, 皇上下诏给事中、御史被贬退的都留下, 而且没发下考察的奏疏。刘元珍正当服丧期满等待依次补缺, 上书直言:“沈一贯自从执掌朝政以来, 亲近小人, 窝藏奸险的人, 凭借权势谋取私利, 窃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 欺君罔上的不忠, 没有比这更大了!从古至今, 小人没有比这更大!最近看到钱梦皋有奏疏, 每每用朋党之名强加于人。从古至今, 小人没有不用朋党之说先控告好人的。这关系到治乱安危的大事, 不是小事情。”疏奏上, 被留在禁中, 沈一贯赶紧为自己辩护, 乞请明示独断之意, 好让众人放心。钱梦皋也诋毁刘元珍是温纯的鹰犬。奏疏皇上都没有批示。没有多久, 晓谕朝廷大臣以留用言官的缘故, 将刘元珍降一级, 调到边境。沈一贯假装申救, 给事中、御史侯庆远、叶永盛等也替他争辩, 皇上皆不听从。当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讨论京察。主事庞时雍则直接攻击沈一贯欺君罔上罪行十条、误国之罪十件, 并且说:“沈一贯财富日日增加, 陛下的社稷天天变坏。不久前南郊发生雷震, 正当沈一贯上奏请求颁行敕谕之时。这不就是说老天讨厌他的奸诈, 用以提醒陛下, 让您早日除掉这邪恶的小人吗?”皇上看到奏疏大发脾气, 命令一并降刘元珍、贺灿然职三级, 调任最边远的地方。不久, 庆远及御史李木冉等上疏救援。皇帝更加不高兴, 停发他们的俸禄, 将刘元珍等贬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不久, 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 言语过激。皇上迁怒于刘元珍等人, 将他们皆从官籍中除掉。然而考察的奏疏也颁布下来, 各被留用的人都自动免职离去了。
         光宗即位, 起用刘元珍为光禄少卿。当时辽、沈已经陷落, 所以赞画主事刘国缙进入南四卫, 以招抚军民为名, 投递文书给督饷侍郎, 命令发舟南渡。言官想推举他为东路巡抚, 刘元珍上奏道:“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 李成梁放弃封疆, 刘国缙在军营得以幸免, 于是留下祸患。杨镐、李如柏丧师, 刘国缙一为赞画, 立即上奏担保二人, 想以违反节制治杜松之罪。建议用辽人冒领官币二十万两招募士兵三万, 结果没有一人能用。被弹劾解去官职, 忽然拥兵数万, 想从小道进入登、莱, 逃窜于内地。万一敌人的间谍混入其中, 拿什么防备呢?”奏疏下放到兵部巡抚议论, 于是停止。
            没有多久, 刘元珍死于任上。当初, 刘元珍被罢免官职回到家乡后, 以讲学为业, 旌表节义, 抚恤鳏寡, 名声、义气重于一时。 

        相关练习:《明史·刘元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明史·方克勤传》《明史·李颐传》
        《明史·冯琦传》《明史·夏言传》
        《明史·章溢传》《明史·叶茂才传》
        《明史·刘体乾传》《明史·陈友谅传》
        《明史·何鉴传》《明史·高世则传》
        《明史·毛澄传》《明史·李戴传》
        《明史·赵志皋传》《明史·孙玮传》
        《明史·陆昆传》《明史·张以宁传》
        《明史·陆炳传》《明史·孙继鲁传》
        《明史·程绍传》《明史·胡深传》
        《明史·商辂传》《明史·刘定之传》
        《明史·江翰传》《明史·梅国桢传》
        《明史·赵用贤传》《明史·曹邦辅传》原文及翻
        《明史·张居正传》《明史·王三善传》
        《明史·范复粹传》《明史·白圭传》
        《明史·耿炳文传》《明史·耿九畴传》
        《明史·况钟传》(二)《明史·许士柔传》
        《明史·陈泰传》《明史·欧阳德传》
        《明史·詹荣传》《明史·陈吾德传》
        《明史·毕自严传》《明史·徐渭传》
        《明史·吴达可传》《明史·史可法传》
        《明史·袁化中传》《明史·李文祥传》
        《明史·彭程传》《明史·金声传》
        《明史·王洽传》《明史·顾允成传》
        《明史·贾三近传》《明史·陈德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