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彩《焚琴子传》原文及翻译
| | | 顾彩 【原文】 焚琴子者, 姓章氏, 闽之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也。为人磊落不羁, 伤心【心灵受伤;极甚之词, 犹言万分】善【容易, 易于 】哭, 类古之唐衢、谢翱, 而才情过之。为诗文, 下笔累【累计】千言, 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 文已为主司【主管官员】所赏。及观五策, 指陈时事太过, 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主司乃惧不敢录, 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 北望神京, 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 绝笔不为文矣!” 生既不得志, 出游于潮。过【访问】潮刺史韩文公庙, 读其《逐鳄文》, 哭之。又历韶、惠、广、雷诸郡。悲岭海之烟瘴, 思寇莱公谪雷时, 枯竹生笋, 蜡泪成堆, 风流【流风韵】如在也, 则又哭之哀。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 则抗音而哭, 以乱其鸣。久之, 学琴于惠州僧上振, 得其音节之妙, 遂归。变姓名, 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 虽善, 然终莫能及也。 久之, 闽人目【看待】生为琴师。虽江浙间, 颇多闻其名者。然当道【旧时指掌握政权的大官】不以礼遇, 招亦不往, 往亦不为久留。常酒后耳热, 摔琴于地, 引满大卮, 放言高论, 惊其座宾。谈古今得失, 虽老师宿儒, 深通经济者, 不能难也。其最爱童子曰金兰, 亦善琴, 独得生传。常负奚囊【诗囊】从生游数千里外。生诗成, 金兰辄缮录【抄录】之盈帙【布袋】。客访生不遇, 金兰代为款接, 以生惊人句示人。由是人颇异之, 以为抱负非常之士, 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厚】于伉俪, 妇陈氏, 少生十岁, 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 茶香入牖, 鬓影萧疏, 顾而乐之, 以为闺房清课, 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 “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才华;才思】如此, 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汝亦天上人, 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 为弹《别鹄离鸾》之曲。曰:“琴音和, 吾与汝尚无恙【没有疾�。幻挥惺芎Α�, 然第七弦无故忽绝, 少而慧者当之。”居【停止;休息;止息】数日, 金兰死。生抚尸一哭, 不胜其悲, 吐血数斗。曰:“吾死后, 《广陵散》绝矣。”遂焚其琴, 不复鼓【弹】也。因自号 “焚琴子”。生至康熙丁巳, 年四十九, 竟卒。 【译文】 焚琴子, 姓章, 是福建的秀才。为人光明磊落而又豪放不羁, 每遇伤心事容易放声痛哭, 类似古代的唐衢、谢翱, 但才情又超过了他们。写作诗文, 下笔洋洋计千言, 都能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庚子年参加乡试, (赞零子的)文章已被主考官所赏识。等到(主考官))看到他的五篇策论, (发现他的策论)太过于指明陈述时事, 极力(也可翻译为“以至于” )斥责耿氏认为他有包藏叛逆的心。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祸)不敢录�。ㄋ�, 于是(他)落了榜。焚琴子就放弃秀才身份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登临鼓山上所谓的“天风海涛亭”, 北望京城, 放声痛哭说: “我将烧掉自己的(译为“那些“也可)诗书, 停笔不再写作文了。” 焚琴子仕途不得志以后, 出游到了潮州。访问潮州刺史韩文公庙, 读了他的《逐鳄文》为其痛哭。后又游历了韶、惠、广、雷各州郡, 为岭海多瘴气而悲, 想到寇莱公( 寇准)被贬雷州之时, 枯竹长出新笋, 蜡烛泪流成堆, 遗风余韵如在眼前, 于是又悲哀痛哭。听到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声, 就又高声大哭起来, 扰乱了鹚鸪鸟的鸣叫声。过了一些时候, (焚琴子)向惠州一个叫作上振的和尚学弹琴, 学到了他的高超的琴技, 就回去了。改名换姓, 凭借着琴艺游历闽地八方。王公大人争相邀请他, 听他弹琴。有愿意跟从他学习琴艺的人, 虽然学得很好, 可是始终不能赶上他的水平。 时间长了, 闽地的人都把焚琴子当作琴师。即使是江浙一带, 也有好多人听闻他的大名。然而有权势的人不以礼相待, 请他也不前往, 去了也不久留。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 把琴摔到地上, 举起满满的一大杯酒, 高谈阔论, 惊动滿座宾客。谈论古今得失, 既使是长期钻研儒家经典、非常精通经世济民的人, 也不能难倒他。他最喜爱的童子叫金兰, 也擅长弹琴, 独得焚琴子的真传。(金兰)常背着诗囊跟着焚琴子游历到几千里之外。焚琴子的诗作好了, 金兰便抄录下来, 装满了布袋。有客人来拜访焚琴子没有遇见, 金兰代替他接待, 拿出焚琴子所写的惊人诗句给客人看。因此人们感到他与众不同。认为他是抱负不同寻常的读书人, 因为不得志将心志隐藏在瑟中。 焚琴子对于夫妻感情忠贞深厚, 夫人陈氏比他小十岁, 也非常有文化, 爱好音律。焚琴子曾归家为他的妻子弹琴, 茶香飘进窗子, 妻子那云鬓高挽的疏疏落落的情影, 看了就十分快乐, 认为这是闺房中清雅的功课, 也是人生风雅之事。忽然有一天, 焚琴子对他妻子说:“我一向听说红颜薄命。你有这样出众的才情, 算命的人大多说‘太岁在卯’你该当死去。难道你也是天上的人, 不久应当离开了吗?”于是感慨悲伤, 为妻子弹了《别鹄离鸾》之曲。说:“琴音和谐, 我和你没有灾祸。但第七弦无缘无故突然断了, 年少聪明的人(会)遭受灾祸。”过了几天, 金兰死去。焚琴子抚尸大哭, 经不住自己心中的悲伤, 吐了几斗鲜血, 说道:“我死以后, 《广陵散》失传了。”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琴, 不再弹琴, 因此自己起别号为“焚琴子”。焚琴子到康熙丁已年, 年四十九岁。最后死了。
相关练习:顾彩《焚琴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