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刘处士墓表》原文及翻译
| | 王源 原文: 刘处士, 讳献廷, 字继庄, 别号广阳子, 大兴人。处士颍悟绝人, 博览负大志。不仕, 不肯为词章之学。年十九, 亲殁, 挈家而南, 隐于吴。志在利济天下后世, 造就人才, 而身家非所计。 其挈家而南也, 尚有赀数千金, 以交游济危难散去。邻舍—女子许字, 夫贫, 流于外。母将改聘之, 女誓不从。处士闻之恻然。时仅余药肆—廛, 立鬻金, 寻其夫, 赠使婚娶, 而家益贫。 久之, 西南大乱, 民惶惑不聊生。处土乃入洞庭山, 学益力。乱定, 妻张氏旋卒。于是慨然欲徧历九州岛, 览其山川形势, 访遗佚, 交其豪杰, 博采轶事, 以益广其见闻, 而质证其所学。初, 故尚书徐健庵及其弟故大学士立斋两先生聘之, 不就。至是归里, 将付其子燮于其兄御史宾廷, 徐又聘之乃就。而予以修明史, 亦馆于徐。与处士日讨论古今兴亡之放, 近代人才邪正, 其意见之同, 犹声赴响。而处士于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鸸テ髦�, 傍通博考, 浩浩无涯涘。尝从容谓余曰:“吾志若不就, 他无所愿。但愿先子死耳.”予惊问故, 曰:“吾生平知己, 舍子其谁?得子为吾传以传, 复刚恨哉!”呜呼!生死无关于天下, 不足为天下士.若处土者, 其生其死, 固世运消长所关, 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数见之人也, 顾留京师四年, 有奇遇而讫不见用。 庚午, 复至吴, 遂南游衡岳。因而归, 方谋与同志结茅著书终老, 乃不—年死矣。处士为人良易, 负绝世之学, 而虚衷常自下, 诲人谆谆不倦。其少也, 读书每竟夜不卧, 父母禁不予膏火, 则然香代之, 因眇—目。又折其左肱, 落落摄敝衣冠, 踯躅风尘中。人无敢易之者, 盖其心廓然大公, 以天下为己任。使得志行乎时, 建立当不在三代下。而竟溘然赍志以死也, 岂不悲乎!死 之日, 门弟子哀号擗踊不欲生, 行路咨嗟涕演。予在京闻之, 惊痛欲绝。召其子燮于天津, 与友人敛金为位哭之, 而使燮奔丧于吴。未几, 遂得吉壤以葬, 予不及铭其圹。己卯正月, 过吴, 始 —拜其墓, 而流涕为之表。 呜呼!处士之心, 天地所以不熄之心也。古圣贤以其心传于后, 而古圣贤未尝死;天下有以处土之心为心者, 处士又岂死哉?后之览者, 尚其有感而兴焉。 (节选自清·王源《刘处士墓表》) 译文: 刘处士名献廷, 字继庄, 别号广阳子, 大兴人。刘处士聪明过人, 博览群书, 有远大志向。他不愿做官, 不肯钻研词章文学。十九岁时, 父母去世, 刘处士就带着家人南迁, 隐居在吴地。他的志愿在于帮助天下人, 为后世培养人才, 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家产。他带着家人南迁时, 家财还很丰厚, 后来因为结交朋友、帮助身处危难的人而散尽。邻居家一个女子已经许嫁于人, 但未婚夫家贫, 漂泊在外。母亲打算让女儿改与别人订婚, 女儿发誓不答应。刘处士听说后很是同情。当时他家只剩下一间药店, 马上卖掉换成现钱, 帮邻家女找到未婚夫, 送钱让她们办婚事, 刘处士自己家因而更加贫困。 过了一段时间, 西南大乱, 吴三桂起兵反清, 老百姓惶恐迷惑, 无以为生。刘处士就到洞庭山避乱, 更加用功学习。动乱平定不久, 刘处士妻子张氏就去世了。刘处士感叹不已, 于是打算游遍中国, 观览各处山河的地形地势, 寻访隐居草野的贤人高士, 结交天下豪杰, 广泛收集不传于世的史事, 来增益扩大自己的见闻, 核实验证自己的学问。当初, 已故尚书徐健庵和他的弟弟已故大学士徐立斋两位先生联名聘请刘处士, 他不去。这之后刘处士回到老家, 将把儿子刘燮托付给兄长御史刘宾廷, 徐氏兄弟又聘请他, 才答应下来。我因为编修明史, 也住在徐府。每天和刘处士讨论从古到今国家兴亡的原因, 近代人才邪恶和正派的差异, 我们意见相同的程度, 就好像声音与回声相呼应一样。刘处士对于礼乐、星象、医药、书数、法律、农�!⒒鸸ァ⑵髦频鹊�, 普遍地进行考查, 广博通达, 漫无际涯。他曾经从容对我说:“我的志向如果不能实现, 没其他的心愿, 只希望死在您之前。”我很吃惊, 问他原因, 他说:“我这一生的知己, 除了您还有谁呢?能够有您给我作传以传于后世, 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唉!一个人的生与死与天下无关, 算不得“天下士”。像刘处士这样的人, 或生或死, 总与时代运道的消长相关, 并且是上下千百年中不多见的几个人之一, 只是他留于京师四年, 虽有奇遇而终究不被任用。 庚午年, 刘处士再到吴地, 于是南游衡岳, 趁机归隐, 正打算与志同道合的人筑庐定居, 著书立说到老, 没想到不到一年就死了。刘处士为人善良, 容易相处, 身负超绝世人的学问却能虚心地常把自己放在人之下, 教诲别人也是谆谆不倦。刘处士年轻时, 读书常常整晚不睡, 父母禁止他这样不给他灯火, 他就点燃香来代替灯火, (久而久之), 因此瞎了一只眼睛。刘处士后来又折了左胳膊, 乱世之中的他孤高自守, 落落寡合, 平日里穿戴的衣帽又破又旧, 但没人敢轻视他, 原因在于他志向远大, 以天下为己任。假使当时他的志向能够实现, 那他的成就应当不在三代之下。但他最终怀抱未遂的志愿突然死去, 这是多么令人悲痛�。×醮κ克赖哪翘�, 门人弟子哀号不绝, 痛不欲生, 与刘处士毫不相关的人也长叹不已, 涕泪俱下。我在京师听闻噩耗, 万分震惊, 万分悲痛。我把他的儿子刘燮从天津叫来, 与友人做好灵位哭祭他, 然后让刘燮到吴地奔丧。不久, 刘燮顺利找到风水好的坟地安葬了他, 我还来不及为他写下铭文。己卯正月, 经过吴地, 才第一次到他坟前祭拜, 流着泪写了这篇墓表。 唉!刘处士的思想, 就是天地万物能够生生不息的思想。古代圣贤把他们的思想传于后世, 因而古代圣贤虽死犹生;要是天下有人把刘处士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 刘处士又哪里死去呢?后来看到我这篇表文的人, 大概会生发很多感慨吧。
相关练习:王源《刘处士墓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