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
| | 苏洵 原文: 奇杰之士, �:米愿�, 疏隽傲诞, 不事绳检, 往往冒法律, 触刑禁, 叫号欢呼, 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 使气傲物, 志气一发, 则倜然远去, 不可羁束以礼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 折节而不为此, 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 则何病不去?奈何以朴樕①小道加诸其上哉?夫其不肯规规以事礼法, 而必自纵以为此者, 乃上之人②之过也。 古之养奇杰也, 任之以权, 尊之以爵, 厚之以禄, 重之以恩, 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 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 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 奇杰无尺寸之柄, 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 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 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 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 而随之以刑, 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 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 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 丰爵重禄以结之, 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 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周公之时, 天下号为至治, 四夷已臣服, 卿大夫士已称职。当是时, 虽有奇杰无所复用, 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 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 而其八议③之中犹有曰“议能者”。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 四夷未尽臣服, 卿大夫士未皆称职, 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 而奇杰之士, 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 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④其过, 无使为刀笔吏所困, 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 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 曰:“是, 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 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 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 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 则委之以难治之事, 而责其成绩, 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 而真奇杰者出矣。” (节选自《苏洵文集》) [注] ①朴樕:小木, 喻凡庸之才。②上之人:高位之人。③八议:指朝议。④贳(shì):赦免。 译文: 奇特杰出的人, 喜欢自负, 粗疏、俊秀、狂傲、怪诞, 不受规矩约束, 往往冒犯法神, 触犯刑法禁令, 又喜欢叫喊呼号, 以此表达一时的快乐而不考虑它的祸害。喜欢钱财沉溺酒气中, 意气用事, 自视很高, 瞧不起人, 志向气概一表露就超然远离, 不能用礼法限制束缚。可是等到他一旦回头骤然悔悟, 改变平日所为而不像过去那样处事, 而留心于先前所说的可尽力达到的道义与德行, 那样, 什么弊端不能去掉?怎么能把对凡庸之才的要求施加到他们身上呢?他们不肯拘泥地遵从礼法, 却一定迫使他们来做那样的事, 这就是上面的人的过失了。 古代供养奇特、杰出的人才, 将权力交给他们, 用爵位尊崇他们, 用俸禄厚待他们, 用恩德感化他们, 用处理天下事务的重任来要求他们, 改变他们平日自我放纵的心态, 所以, 不需要放纵, 然后才可以享乐。现在却不是这样, 奇特杰出的人才没有一点权力与职位, 享有低微官食、斗升的俸禄的人超过一半, 他们又怎么能不超越法规和礼节而求得自我畅快呢?我们又怎么能可以用法规逼迫他, 使他们不能安心地自我放纵呢?现在我们用法律约束制裁他们, 已经算逼迫了。逼迫他们而不停止, 随着又用上刑法, 那他们只有往北跑向胡地、往南奔向南越了。唉!国家安定没有事的时候, 既不加以供养, 等到不幸遇到边境有灾难发生, 碰到繁杂混乱难以对付的事情, 然后才用优厚条件下诏书召集英才, 用丰厚的爵位、厚重的俸禄结交他们, 那时他们早已经遗憾地离去了。他们本来就不是纯粹尽忠的人, 又怎么肯默默地处在穷困无用的地方而罢休呢? 周公时, 天下号称为非常太平, 四方异族已经臣服, 上卿、大夫、士人也都称职。处在这时, 即使有奇特杰出的人才也没有地方可重新起用, 然而那时的礼法风俗尤其细密, 整个朝廷及其四海的人没有不遵循实行的, 而那时朝议的大臣中还有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来商议事情”。更何况现在还不完全安定太平, 四方异族未完全臣服, 上卿、大夫、士人不是都很称职, 礼法风俗又不像周朝强盛时期那样细密, 而那些奇特、杰出的人才仍有被官府文书和米盐生活之类所困的情况, 这时反而可以不商议选拔英才并原谅他们的过失吗?应该怜惜他们的才能, 赦免他们的过失, 不让他们被办理文书的小吏所困, 那么或许可以使他们发挥才能。 有人说:“奇特杰出的人才有过失就免受处罚, 那么, 天下的人, 谁不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而想免掉自己的过失。这样一来, 最终只会使法律、教义造成混乱罢了。”我说:“这样做虽然会这样, 可是奇特杰出的人才所做的, 必定非常突出地出现在众人的上面, 假如指着他们已成就的功业来告晓天下, 使他们能够赎回自己的过失。而对那些未有功业的, 就将难以处理的事交给他们去处理, 并要求他们取得成绩, 那么, 那些人就不敢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 而真正的奇才豪杰也就出现了。”
相关练习:苏洵《养才》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