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借竹楼记》原文及翻译
|
| 徐渭 原文: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 稍并其邻之竹, 以著书乐道, 集交游燕笑于其中, 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 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 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 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方蝉子起而四顾, 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 □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 远出于南, 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 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 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 故以借乎?非欤?”曰:“然。”“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 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 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 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 使吾子见云天而乐, 弗借也;山而乐, 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 宜亦弗借也, 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 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 以次而极于云天焉, 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 能不以次而东之, 而其所不借者, 不反在于是邻乎?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 而不能忘情于近, 非真忘情也, 物远近也。非子则吾几不免于敝。”使方蝉子书其题, 而记是语焉。 (选自《徐渭集》, 有删减) 译文: 龙山子在自己的宅第东北方盖好了一座书楼, 位置略微靠近邻居的竹林, 不管是写书、读书或者朋友聚集谈笑, 都在这座书楼上。并且自己题写了“借竹楼”楼名。龙山子的朋友方蝉子问他筑楼的原因, 龙山子说:“如果一开始先父就选择在这里定居的话, 一定会买现在邻居家的这块土地来建造房屋;如今我没有能力买地, 只好借邻居家的竹林为景致而在它旁边盖楼。只是这样罢了!” 方蝉子站起来, 朝四周看了看, 用手指着说:“如此说来, 你想要借的, 只不过是邻居的竹林吧?不是这样吗?”龙山子回答说:“不错。”方蝉子又问:“那么邻居的竹林之外, 又是什么呢?”“是其他邻居家的竹林。”“其他邻居家的竹林以后, 又是什么呢?”“是会稽山绵延在南方, 并逶迤向东边伸展的地方。”“会稽山之外, 又是什么呢?”“是云天覆盖的地方。”方蝉子沉默了许久。龙山子坚持着请求他开口说话, 方蝉子说:“你是看到邻居的这片竹林, 希望拥有它却无法做到, 所以才说‘借邻居的竹林’吧?不是这样吗?”“是的。”“既然这样, 那么看到其他邻居家的竹林而快乐, 也应该把它说成是‘借’的;看到不是邻居家的竹林而快乐, 也应该把它说成是‘借’的;又远远看到会稽山和云天覆盖的地方而快乐, 也莫不应该说成是‘借’的, 但你却唯独想‘借’这邻家的竹林。如果你快乐地看到云天, 你也不认为它是借来的;快乐地看到会稽山, 你也不认为它是借来的;那么快乐地看到近处属于自己的竹林, 也应该不必看成是借来的, 又何必唯独要‘借’邻居家的竹林呢?而且就像你说的那样, 假如让你的房子处在邻居家的东边, 依次一直到达云天所覆的地方, 那么你满心希望要‘借’的东西, 是不是也依次要向东延伸;而你所不想借的东西, 反而就是你邻居现在的竹林了? 龙山子很吃惊地说:“我知道了。我能对远的东西忘情, 却不能对近的东西忘情, 这不是真忘情, 只是物有远近罢了。如果没有您的指点, 我也不能免去这种毛病。就让方蝉子写下了题目, 记下了这些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