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李芃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李芄, 字茂初, 赵郡人也。解褐上邦主簿, 三迁试大理评事, 摄监察御史、山南东道观察支.使。严武为京兆尹, 举为长安尉。李勉为江西观察使, 暑奏秘书郎、兼监察御史, 为判官。永泰初, 转兼殿中侍御史。 
            时宣、饶二州人方清、陈庄聚众据山洞, 西绝江路, 劫商旅以为乱。芃乃请于秋浦置州, 守其要地, 以破其谋。李勉然其计, 以闻, 代宗嘉之, 以宣州之秋浦、青阳, 饶州之至德置池州焉。芃摄行事, 无几, 乃兼侍御史。居无何, 魏少游代勉为使, 复署奏检校虞部员外郎, 赐金紫, 为都团练副使。顷之, 摄江州刺史, 州人便之。丁母忧, 免丧, 永平军节度李勉暑奏检校工部郎中、兼侍御史, 为判官, 寻摄陈州刺史。岁中, 即值李灵曜反于汴州, 勉署芃兼亳州防御使。练达军事, 兵备甚肃;又开陈、颍运路, 以通漕挽。 
            德宗嗣位, 授检校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河阳三城镇遇使。抚劳备至, 资廪善者, 必先军士。间一年, 为节度使路嗣恭之副, 加检校左庶子、河阳三城怀州节度观察使, 以东畿汜水等五县隶焉。时河南北连大兵, 诏益以神策、汝、陕之师。芃进收新乡、共城, 遂围卫州。明年诏与河东节度马燧等诸军破田悦于洹水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累封开郡王实封一百户进围悦于魏州将符磷以精骑五百夜降瓦开营以纳之明日, 归瑞于招讨使。上居奉天, 敛军还。 
            兴元初, 检校右仆射, 无何, 以疾固让罢归。芃将请告, 谓所亲日:“今年夏被蝗旱, 人主厌.兵革, 然则天下城垒坚厚矣, 戈钻利矣, 以力胜之, 则有得失, 其可尽乎!除弊之急, 莫先德化, 循而理之, 斯易致耳。方镇之戴翼时主, 宜先退让, 贪权持禄, 吾所不取也。吾既疾�。衲苎远患�!”乃手疏乞罢。贞元元年卒, 年六十四, 废朝一日, 赠太子太�!� 
        (节选自《旧唐书•李芃传》) 


        译文:
            李芃, 字茂初, 是赵郡人。入仕任上邽主簿, 三次升迁任试大理评事, 代理监察御史、山南东道观察支使。严武任京兆尹时, 举荐他任长安尉。李勉任江西观察使时, 上书奏任他为秘书郎、兼任监察御史, 担任判官。永泰初年, 改为兼任殿中侍御史。 
            当时宣州、饶州二州人方清、陈庄聚众占据山洞, 在西边断绝长江水道, 抢劫商旅来作乱。李芃于是就请求在秋浦设置州, 防守这个险要的地方, 使叛贼的阴谋破灭。李勉认为这个计策很对, 向皇帝奏报, 唐代宗嘉奖了他, 把宣州的秋浦、青阳, 饶州的至德设置为池州。李芃代理掌管州里的事务, 不久, 就兼任侍御史。过了不久, 魏少游代替李勉任观察使, 又上奏让他担任检校虞部员外郎, 赐金紫, 为都团练副使。不多久, 李芃代理江州刺史, 江州人感到很合适。李芃因母亲去世而守丧, 服丧期满, 永平军节度李勉奏任他为检校工部郎中、兼任侍御史, 担任判官, 不久代理陈州刺史。在这年中, 正值李灵曜在汴州反叛, 李勉任命李芃兼任亳州防御使。他通晓军事, 武器装备很肃整;又开拓陈州、颍州的水运道路, 使漕运粮饷通畅无阻。 
            德宗继位, 李芃被授任检校太常少卿、兼任御史中丞、河阳三城镇遏使。他安抚慰劳十分周到, 有了好的军需品, 必定先发给军士。过了一年, 李芃担任节度使路嗣恭的副职, 加检校左庶子、河阳三城怀州节度观察使, 将东畿、汜水等五县纳入他的管辖之下。当时黄河南北都驻扎着部队, 皇帝下诏增加神策、汝州、陕州的军队。李芃进攻收取新乡、共城, 进而包围了卫州。第二年, 下诏李芃与河东节度马燧等各路军队在洹水攻破田悦, 李芃因为军功加封检校兵部尚书, 几次封爵为开郡王, 实封100户。他又进军围攻在魏州的田悦, 田悦的部将符璘率领精锐骑兵500人在夜里投降, 李芃打开营门接纳了他们。第二天, 使符璘归属于招讨使。皇上身处奉天, 李芃收军返回。 
        兴元初年, 李芃任检校右仆射, 不久, 他因为疾病坚决辞官回家。李芃将要请求退休时, 曾对他亲近的人说:“今年夏天遭受蝗虫旱灾, 皇上厌恶战争, 但是天下城垒已经坚厚了, 戈 已经锐利了, 用武力取胜, 就会有得有失, 怎能有尽头�。〔锥说牡蔽裰�, 不如先用道德教化, 循序渐进治理, 这容易达到目的。方镇节帅拥戴辅助当代君主, 应当首先退让, 贪图权力牟取俸禄, 是我所不采取的。吾已经患�。跄苤凰刀皇导�!”于是亲自写奏疏乞求罢官。贞元元年去世, 终年64岁, 皇上为此停止朝会一天, 追赠李芃为太子太�!�  


        相关练习:《旧唐书·李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李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白居易传》《旧唐书·魏玄同传》
        《旧唐书·魏征传》《旧唐书·颜籀传》
        《旧唐书·王雄诞传》《旧唐书·孔述睿传》
        《旧唐书·刘乃传》《旧唐书·苏世长传》
        《旧唐书·李尚隐传》《旧唐书·杨绾传》
        《旧唐书·罗艺传》《旧唐书·吴少诚传》
        《旧唐书·封伦传》《旧唐书·孔祯传》
        《旧唐书·李渤传》《旧唐书·太宗本纪》(二)
        《旧唐书·王晙传》《旧唐书·�;沾�
        《旧唐书·李昭德传》《旧唐书·叶蕃传》
        《旧唐书·曹确传》《旧唐书·张嘉贞传》
        《旧唐书·周智光传》《旧唐书·魏元忠传》(二)
        《旧唐书·李翱传》《旧唐书·苏良嗣传》
        《旧唐书·令狐楚传》《旧唐书·王忠嗣传》
        《旧唐书·褚遂良传》《旧唐书·孙思邈传》
        《旧唐书·陆象先传》《旧唐书·张建封传》
        《旧唐书·王武俊传》《旧唐书·王承元传》
        《旧唐书·裴寂传》《旧唐书·裴垍传》(二)
        《旧唐书·贺知章传》《旧唐书·李子通传》
        《旧唐书·元衡传》《旧唐书·赵隐传》
        《旧唐书·郭孝恪传》《旧唐书·戴胄传》
        《旧唐书·杨恭仁传》《旧唐书·元稹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旧唐书·贾曾传》
        《旧唐书·崔造传》《旧唐书·高祖本纪》
        《旧唐书·杜黄裳传》《旧唐书﹒张镒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