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魏书·封敕文传》原文及翻译

        魏书
        原文:
            封敕文, 代人也。祖豆, 皇始初领众三万东征幽州, 平定三郡, 拜幽州刺史。后为使持节、冀青二州刺史、关内侯。父涅, 太宗时为侍御长。卒, 赠龙骧将军、章武侯, 谥曰隐。敕文, 始光初为中散, 稍迁西部尚书。出为镇西将军, 赐爵天水公, 镇上邽。诏敕文率步骑七千征吐谷浑慕利延兄子拾归于枹罕。军次武始, 拾归夜遁。敕文引军入枹罕, 虏拾归妻子及其民户。金城边冏、天水梁会谋反, 据上邽东城、南城, 攻逼西城。敕文先已设备, 杀贼百余人, 被伤者众, 贼乃引退。冏、会复率众四千攻城。敕文遣二将领骑二百设伏门内, 别令骑出击之。既而伪退, 冏率众腾逐, 敕文轻骑横冲, 大破之, 斩冏。梁会奔北岭, 骑乃引还。复推会为主。敕文分兵二百人突入南城, 烧其门楼, 贼见火起, 众皆惊乱。又遣步卒攻门, 克之。便率骑士驰入, 贼余众开门出走, 奔入东城, 乘背追击, 杀千余人。安丰公闾根率军助敕文。敕文表曰:“伏愿天鉴, 时遣大军, 助臣诛翦。”表未及报, 梁会谋欲逃遁。先是, 敕文掘重堑于东城之外, 断贼走路。夜中, 会乃车陈飞梯, 腾堑而走。敕文先严兵于堑外拒斗, 从夜至旦。敕文谋于众曰:“困兽犹斗, 而况于人。贼众知无生路, 人自致死, 必伤士众, 未易可平。若开其生路, 贼必上下离心, 克之易矣。”众咸以为然。初敕文以白虎幡宣告贼众曰:“若能归降, 原其生命。”应时降者六百余人。会知人心沮坏, 于是分遁。敕文纵骑蹑之, 死者大半, 俘获四千五百余口。略阳王元达因梁会之乱聚众攻城敕文与临淮公莫真讨之军次略阳敕文遣使慰喻而元达等三千余人屯于松多川乃部分诸军三道并攻贼出营拒战, 大破之, 俘三千人。高宗时, 与新平公周盆击刘骏将殷孝祖于清东, 不克。天安元年五月卒。长子万护, 让爵于弟翰。于时让者, 惟万护及元氏侯赵辟恶子元伯, 朝廷义而许之。 
        (选自《魏书·封敕文传》, 有删改) 


        译文:
            封敕文, 是代郡人。祖父封豆, 皇始初年领兵三万东征幽州, 平定三郡, 授幽州刺史。后任使持节、冀青二州刺史、关内侯。父亲封涅, 太宗时任侍御长。去世, 追赠龙骧将军、章武侯, 谥号为隐。敕文, 始光初年任中散大夫, 逐渐升至西部尚书。出朝任镇西将军, 赐爵天水公, 镇守上邽。诏令敕文率步兵骑兵七千人征伐抱罕的吐谷浑慕利延兄长的儿子拾归。军队进驻武始, 拾归连夜逃走。敕文率领军队进入抱罕, 俘获拾归的妻子儿女及其部众。金城边囧、天水梁会谋反, 占据上邽东城、南城, 围攻西城。敕文已预先设防, 杀贼一百多人, 伤者更多, 贼兵于是撤退。边冏、梁会又率四千人攻城。敕文派二将率领二百骑兵在城门内预先埋伏, 另派骑兵出城攻击。随即假装败退, 边冏率众奔跃追逐, 敕文率门内轻骑冲出横截攻击, 大破敌军, 斩杀边冏。梁会逃奔北岭, 敕文的骑兵返回。群贼又共推梁会做主帅。敕文分出士兵二百人突袭南城, 点燃城楼, 敌兵望见火焰冲起, 部队惊慌混乱。敕文再令步兵攻打城门, 门破。敕文即率骑兵驰入南城, 敌余众开门出走, 逃入东城, 敕文尾随追击, 杀敌一千多人。安丰公闾根率军协助敕文。敕文上表说:“伏望皇上明察, 及时派遣大军, 帮助臣诛灭敌人。”表文未得上报, 梁会已谋划逃走。此前, 敕文在东城外已开掘数道壕沟, 以隔断敌军退路。深夜, 梁会用车辆云梯, 越堑逃走。敕文预布重兵在堑外拦击, 战斗由深夜至天亮。敕文与将士商议说:“困兽犹斗, 何况是人。贼兵认为没有生路, 每人都会死拼, 我军伤亡必重, 不易取胜。若给他们一条生路, 贼兵一定会上下离心, 就容易克敌取胜。”将士都认为正确。敕文开始举白虎幡向贼兵宣告说:“若能投降, 宽赦给生路。”当时投降的就有六百多人。梁会知道人心离散, 于是分散逃走。敕文纵骑紧随追杀, 大半敌军被杀, 俘获四千五百多人。略阳人王元达乘梁会叛乱, 聚众攻城。敕文与临淮公莫真率军讨伐, 军队停驻略阳, 敕文派使者抚慰开导乱民。元达等三千多人屯兵于松多川。敕文部署各军, 三路并进。贼兵出营应战, 大破贼兵, 俘获三千人。高宗时, 与新平公周盆在清水东攻打刘骏部将殷孝祖, 未能取胜。天安元年五月去世。敕文的长子万护, 让爵位给弟弟封翰。当时推让爵位的, 只有万护和元氏侯赵辟恶的儿子元伯, 朝廷认为这件事有道义并同意了。 

        相关练习:《魏书·封敕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魏书·孙绍传》《魏书·成淹传》
        《魏书·源子雍传》《魏书·元匡传》
        《魏书·世祖拓跋焘传》《魏书·源贺传》
        《魏书·于栗磾传》《魏书·杨昱传》
        《魏书·崔逞传》《魏书·甄琛传》
        《魏书·王慧龙传》《魏书·刘芳传》
        《魏书·魏收传》《魏书·高闾传》
        《魏书·李先传》《魏书·拓跋仪传》
        《魏书·王冯弘传》《魏书·游肇传》
        《魏书·穆崇列传》《魏书·李安世传》
        《魏书·安同传》《魏书·曹世表传》
        《魏书·高祐传》《魏书·许谦传》
        《魏书·韩茂传》《魏书·封轨传》
        《魏书·李业兴传》《魏书·裴宣传》
        《魏书·张彝传》《魏书·寇赞传》
        《魏书·邢峦传》《魏书·辛雄传》
        《魏书·裴佗传》《魏书·源怀传》
        《魏书·安丰王元猛传》《魏书·崔玄伯传》
        《魏书·张蒲传》《魏书·阳固传》
        《魏书·张济传》《魏书·王肃传》
        《魏书·司马楚之传》《魏书·杨大眼传》
        《魏书·淳于诞传》《魏书·卢渊传》
        《魏书·贾思伯传》《魏书·元彧传》
        《魏书·胡叟传》《魏书·长孙肥传》
        《魏书·崔挺传》《魏书·于烈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