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郑遨传》原文及翻译
| | | 新五代史 原文: 郑遨, 字云叟, 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 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 敏于文辞。唐昭宗时, 举进士不中, 见天下已乱, 有拂衣远去之意, 欲携其妻子与俱隐, 其妻不从, 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遨与李振故善, 振后事梁贵显, 欲以禄遨, 遨不顾, 后振得罪南窜, 遨徒步千里往省之, 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 遨闻华山有五粒松, 脂沦入地, 千岁化为药, 因徙居华阴, 欲求之。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 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 皆不起, 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 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 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至弃妻子不顾而去, 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 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人间多写以缣素, 相赠遗以为宝, 至或图写其形, 玩于屋壁, 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选文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有删节) 译文: 郑遨, 字云叟, 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 所以(为了避讳)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 文思敏捷。唐昭宗时, 郑遨考进士不中, 见天下已乱, 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 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 他的妻子不同意, 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 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 地位显贵, 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 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 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 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这以后, 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 树脂流入地下, 千年以后化为药材, 于是迁居到华阴, 想寻求这种药材。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 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 都不出仕, 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 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 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 以至抛弃妻子孩子远离家乡, 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 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 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 作为珍品互相馈赠, 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 把玩观赏, 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