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应劭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应劭字仲远。少笃学, 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 辟车骑将军何苗掾。中平二年, 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 东侵三辅, 时遣车骑将军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北军中候邹靖上言:“乌桓众弱, 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 大将军掾韩卓议, 以为“乌桓兵寡, 而与鲜卑世为仇敌, 若乌桓被发, 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 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无益于实, 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居近边塞, 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 必有破敌之效。”劭驳之曰:“鲜卑隔在漠北, 犬羊为群, 无君长之帅, 庐落之居, 而天性贪暴, 不拘信义, 故数犯障塞, 且无宁岁。唯至互市, 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静有谋, 必能奖厉得其死力。”韩卓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 皆从劭议。三年, 举高第, 再迁, 六年, 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 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 前后斩首数千级, 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辎重二千两, 贼皆退却, 郡内以安。兴平元年, 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 劭遣兵迎之, 未到, 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 乃使轻骑追嵩、德, 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 弃郡奔冀州牧袁绍。建安二年, 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时始迁都于许, 旧章堙没, 书记罕存。劭慨然叹息, 乃缀集所闻, 著《汉官礼仪故事》, 凡朝廷制度, 百官典式, 多劭所立。撰《风俗通》, 以辩物类名号, 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 后世服其洽闻。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 皆传于时。后卒于邺。 
        (节选自《后汉书·应劭传》) 


        译文:
            应劭字仲远。少年时好学, 博览多闻。灵帝时被举为孝廉, 召任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中平二年, 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一起为寇犯边, 向东侵入三辅, 当时(朝廷)派车骑将军皇甫嵩向西讨伐他们。皇甫嵩请求调发乌桓族三千人(配合作战)。北军中候邹靖上书道:“乌桓之兵势弱, 应公开招募鲜卑。”事情下到四府讨论, 大将军掾韩卓提议, 认为“乌桓兵少, 而与鲜卑世代为仇敌, 如果乌桓被征调, 那么鲜卑一定会袭击他们的家园。乌桓听说了, 一定又会放弃作战回去救援。不只是对事情没有益处, 而且还影响三军的情绪。邹靖住在边境附近, 了解他们的虚伪欺诈。如果让邹靖募鲜卑轻骑五千, 肯定有破敌的效果。”应劭反驳他道:“鲜卑远在漠北, 像狗和羊那样结成群, 没有君长的统帅, 没有定居的房屋, 而且天性贪婪残暴, 不讲信义, 所以数次进犯边塞, 而且从不安宁。只有到了开互市的时候, 才来归服。他们只是想得到中国的珍宝财物, 并不是因为害怕威严和怀念恩德。计谋得逞、要求满足后, 转过身便又为害。臣觉得可以招募陇西羌胡中能够遵守善行而不背叛的人, 挑选其中精锐勇敢的人, 增加对他们的赏赐。太守李参沉静而有谋略, 必能通过奖励让他们效死力。”韩卓又与应劭互相反复辩论。于是(朝廷)诏令百官齐聚朝堂, (大家)都同意应劭的看法。三年, 应劭被推举为高第, 再次升迁, 六年, 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 黄巾军三十万人攻入郡界。应劭召集文武连续与贼(指黄巾军)交战, 先后斩首数千个, 获俘虏老弱万余人, 辎重二千两, 贼兵于是全都退走, 郡内得以安宁。兴平元年, 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玡进入太山, 应劭派兵迎接他们, 未到时, 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嵩的儿子曹操数次攻打他, 就派轻骑追击曹嵩、曹德, 并把他们杀死在郡界。应劭害怕曹操杀来, 弃郡投奔冀州牧袁绍。建安二年, 皇帝下诏拜应劭为袁绍军谋校尉。这时刚迁都许昌, 旧的典章全没有了, 书籍记载保存很少。应劭感慨叹息, 于是搜集整理所见所闻, 著《汉书官礼仪故事》, 凡朝廷制度, 百官典式, 多是应劭所设计创立。又撰写了《风俗通》, 来辨别事物的类别及名称, 解释当时世俗的疑惑。文字虽不够典雅, 但后人佩服他的广博见闻。他的著述共有一百三十六篇。又作了《汉书》集解, 在当时都得以流传。后来在邺去世。 

        相关练习:《后汉书·应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后汉书·黄琉传》《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后汉书·陈俊传》《后汉书·樊宏传》
        《后汉书·雷义传》《后汉书·公孙述传》
        《后汉书·陈藩传》《后汉书·赵咨传》
        《后汉书·王充传》《后汉书·李元素传》
        《后汉书·王霸传》(二)《后汉书·杨彪传》
        《后汉书·邓晨传》《后汉书·邓禹传》
        《后汉书·祢衡传》《后汉书·鲁恭传》
        《范式守信》《后汉书·严光传》
        《后汉书·李通传》(二)《后汉书·张奋传》
        《后汉书·伏隆传》《后汉书·铫期传》
        《后汉书·贾复传》《鲁恭为中牟令》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汉书·王霸传》
        《后汉书·郭躬传》(二)《后汉书·窦融传》
        《后汉书·阳球传》《后汉书·窦宪传》
        《后汉书·陆康传》《后汉书·郭丹传》
        《后汉书·寇恂传》《后汉书·郭躬传》
        《后汉书·冯勤传》《后汉书·孔融传》
        《后汉书·仇览传》《后汉书·陈忠传》
        《后汉书·窦固传》《后汉书·许劭传》
        《后汉书·徐璆传》《后汉书·杨赐传》
        《后汉书·刘平传》《后汉书·杨终传》
        《后汉书·冯鲂列传》《后汉书·臧宫传》
        《后汉书·皇甫嵩传》《后汉书·滕抚传》
        《后汉书·冯衍传》《后汉书·张霸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