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原文及翻译
|
| 资治通鉴 原文: 帝好土功, 既作许昌宫, 又治洛阳宫, 起昭阳太极殿, 筑总章观, 高十余丈。力役不已, 农桑失业。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 犹卑宫室而恶衣服。今丧乱之后, 人民至少, 比汉文、景之时, 不过一大郡。加以边境有事, 将士劳苦, 若有水早之患, 国家之深忧也。今中国劳力, 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 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 亦宜并立。”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今二虏未平, 诚不宜与古同也。”帝乃为之少有减省。 帝聃于内宠, 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 凡数千人。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 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虑匈奴之害, 不遑治第之事。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 所忧者非徒北狄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 以充朝宴之仪, 讫罢作者, 使得就农;二方平定, 复可徐兴。”帝报曰:“知卿忠允, 乃心王空, 辄克昌言, 他复以闻。” 帝又欲平北芒, 令于其上作台观, 望见孟津。卫尉辛毗谏曰:“天地之性, 高高下下。今而反之, 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 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 洪水为害, 而丘陵皆夷, 将何以御之!”帝乃止。 (摘编自《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 译文: 明帝热衷于土木建筑工程, 已经兴建了许昌宫, 又修缮洛阳宫, 建起昭阳太极殿, 筑成总章观, 观高十余丈。不停地征调劳役, 农业生产几乎停顿。司空陈群上书说:“当初大禹继承唐尧、虞舜的昌盛基业, 还居住在低矮的宫室, 穿粗劣的衣服, 现在正值战乱之后, 人口很少, 与汉文帝、汉景帝当时相比, 还不超过当时的一个大郡。加之边疆战事不断, 将士劳累辛苦, 如果出现水灾、旱灾, 就会成为国家的重大祸患。现在中原兴役劳民, 也是吴国、西蜀所希望的, 这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关键问题, 希望陛下考虑!”明帝答道:“帝王之业和帝王宫殿, 也应该并行建立。”陈群说:“当初汉高祖只与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被灭, 宫室都被烧毁, 因此萧何修建了武库、太仓, 都是紧急需要, 然而高祖仍然责怪修建得过于华丽。现在吴、蜀两国尚未平定, 确实不应与古代等同并论。”明帝为此稍有减省。 明帝沉迷宠妃美女, 宫中女官的官位和俸禄比照文武百官的数目, 共数千人。廷尉高柔上书说:“当初汉文帝爱惜十家的资财, 不建造一个小小的楼台娱乐;霍去病忧虑匈奴的�:�, 没有闲暇营治宅第, 何况现在所耗损的不只是百金的资财, 所忧虑的不只是北狄的�:�!只可粗略地完成已动工的工程, 充当朝会和宴会之用, 竣工之后遣返在工地上劳动的民夫, 使他们能够回去务农, 待吴国和蜀国被平定之后, 再慢慢兴建。”明帝回答说“:我知道你忠诚公正, 心系王室, 你总是直言进谏, 其它事情, 请再进言。” 明帝又想铲平北芒山, 下令在上面建造台观, 以便远望孟津。卫尉辛毗规劝说:“天地的自然面貌, 本来就是高高低低。现在要反其道而行, 已经违背了天理;加之耗费人力, 民众不堪役使。如果江河涨满, 洪水为害, 丘陵都被夷为平地, 将用什么防御呢!”明帝这才作罢。
相关练习:《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