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裴垍传》原文及翻译(二)
|
| 旧唐书 原文: 裴垍, 字弘中, 河东闻喜人。弱冠举进士。贞元中, 对策第一, 授美原县尉。拜监察御史, 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 垍守正不受请托, 考核皆务才实。 元和初, 召入翰林为学士。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 诏将下之夕, 谓垍曰:“宰相之职, 宜选擢贤�。裨蜚氯荒芊�。卿多精鉴, 今之才杰, 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 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 选用略�。� 当时翕然称吉甫有得人之称。元和年秋, 李吉甫出镇淮南, 遂以垍代为同平章事。明年, 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 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 元和五年, 中风病。宪宗甚嗟惜。明年, 卒, 废朝, 赙礼有加, 赠太子少傅。初, 垍在翰林承旨, 属宪宗初平吴、蜀, 励精思理, 机密之务, 一以关垍。垍小心敬慎, 甚称中旨。及作相之后, 恳请齐整法度, 考课吏理, 皆蒙垂意听纳。垍骤居相位, 而器局峻整, 虽大僚前辈造请, 不敢干以私。谏官言时政得失, 旧事, 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垍在中书, 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 及参谢之际, 垍廷语之曰:“独孤与李孜孜献 纳, 严补阙官业, 或异于斯。”休复悚恧而退。垍在翰林, 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 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 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 其后继踵入相, 咸著名�!F溆嗔坎母持�, 皆叶①人望, 选任之精, 前后莫及。议 者谓垍作相, 知无不为, 于时朝无幸人, 百度浸理;而遘疾休谢, 公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裴垍传》, 有删改) 【注】①叶:读 xi佴, 意为“和洽、合”。 译文: 裴垍, 字弘中, 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贞元年间, 在对策得第一名, 被任命为美原县尉。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改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殉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 裴垍恪守正道, 不接受请托, 考核时都力求发现有真才实学者。 元和初年, 召入翰林院任学士。李吉甫从翰林承旨之职被任命为平章事, 诏书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 他对裴垍说:“宰相的职责, 应该是要选拔贤良优秀的人, 如今我却茫然不知可否。您很有识人之明, 如今的杰出人才, 请您对我说一说。”裴垍取笔写下那些人的姓名, 写了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 基本都被选用了, 当时人们一致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秋天, 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 于是皇上让裴垍代替他任同平章事。第二年, 加任监修国史。裴垍上奏说:“登朝官(定时入朝参见皇帝之官)中五品以上的任学士, 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如果不是登朝官, 不管其品级大�。宦傻H涡@碇�;其余的名称全都强制取消。史馆所请的登朝官中的入馆者, 都担任修撰;不是登朝官的, 都担任直史馆之职。依循这些长期作为固定的制度。”皇帝听从了他。 元和五年, 裴垍患了中风病。宪宗大为嗟叹惋惜。第二年, 去世时, 皇帝为他停止朝会, 赠给助丧葬的物品及礼仪加等, 追赠他为太子少傅。当初, 裴垍担任翰林承旨, 恰逢宪宗刚刚平定吴、蜀, 励精图治, 国家的机要事务, 全都让裴垍参与。裴垍小心恭敬、谨慎从事, 非常符合皇上旨意。等到做了宰相以后, 恳请皇帝整顿法令制度, 考核官吏政绩, 都被皇上用心听取和采纳。裴垍迅速跃居相位, 但器度严肃庄重, 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 也不敢用私事来求他。谏官议论时政得失, 按旧例, 掌权的人大多不喜欢提升他们的官职。裴垍在中书省时, 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从拾遣之职改任补阙之职, 等到他们朝见谢恩时, 裴垍在廷上对他们说:“独孤郁与李正辞二人勤勉不懈, 进献忠言, 严补阙的业绩, 也许和他们有所不同。”严休复惶恐惭愧地退了下去。裴垍在翰林院时, 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 等到位居宰相, 任用韦贯之、裴度担任制诰之职, 提拔李夷简担任御史中丞, 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担任宰相, 都有很好的名声。其余的人, 他也能量材授予官职, 都合乎人们的期望, 选拔和任用人才的精准, 其前其后, 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议论的人认为裴垍担任宰相, 知道是应该做的, 就一定去做, 在当时朝廷中没有宠幸之人, 各种政事逐渐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可是他因患病辞职休养, 大家都认为十分可惜。
相关练习:《旧唐书·裴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裴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裴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旧唐书·裴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