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臧哀伯谏纳郜鼎》原文及翻译
        左传
        原文

           夏四月, 取郜大鼎于宋, 纳于大庙, 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 将昭德塞违, 以临照百官, 犹惧或失之, 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 大路越席, 大羹不致, 粢食不凿, 昭其俭也。衮、冕、黻、珽, 带、裳、幅、舄, 衡, 紞、纮, 綖, 昭其度也。藻、率、鞞、鞛, 鞶, 厉, 游、缨, 昭其数也。火, 龙、黼、黻, 昭其文也。五色比象, 昭其物也。锡、鸾、和、铃, 昭其声也。三辰旂旗, 昭其明也。夫德, 俭而有度, 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 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 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 而置其赂器于大庙, 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 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 由官邪也。官之失德, 宠赂章也。郜鼎在庙, 章孰甚焉?武王克商, 迁九鼎于雒邑, 义士犹或非之, 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 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 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 不忘谏之以德。”

        译文:

           夏四月, 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 放进太庙, 这是不符合礼仪的。臧哀伯规劝桓公说:“作百姓君主的人, 要发扬德行, 堵塞违礼的行为, 以便监察百官, 就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 还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所以那清静肃穆的太庙用茅草做屋顶, 祭祀天地的车子用草席做垫子, 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调和, 黍稷、糕饼等祭品不用舂过的好米, 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祭祀的礼服、礼冠, 蔽膝、大圭, 腰带、裙子、绑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 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 这些是为了显示数量上的差别。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 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象来装饰器物服饰, 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 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 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 是为了显示光明。所谓德行, 就是节俭而有法度, 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 并用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 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 以此来监察百官, 百官这才警戒畏惧, 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君王毁灭德行, 树立违礼的坏榜样, 把别国贿赂的宝器安放在太庙里, 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来效法, 君王又用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 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 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原故。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 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武王打败殷商, 将九鼎搬到王城, 义士尚有批评他的, 更何况将标志违礼作乱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 又该怎么样呢?”桓公不听。
          
           周朝的内史听到这件事, 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违礼, 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规劝。”


        相关文言文
        《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曹刿论战》《晋侯赏从亡者》
        《周郑交质》《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郑庄公戒饬守臣》
        《季梁谏追楚师》《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齐桓公下拜受胙》
        《子鱼论战》《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展喜犒师》《蹇叔哭师》
        《郑子家告赵宣子》《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楚归晋知罃》
        《吕相绝秦》《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原文和译文
        《郢书燕说》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雎不辱使命》
        《三峡》文句品析《与朱元思书》文句品析
        《观巴黎油画记》导读谢灵运《登池上楼》简析
        《答谢中书书》《核舟记》
        《鸿门宴》吴均《与朱元思书》
        屈原《橘颂》《阿房宫赋》
        《廉颇蔺相如列传》《五人墓碑记》
        《报任安书》《蜀道难》
        《秦晋崤之战》《赵普》
        《指南录后序》《百丈山记》
        《张中丞传》后叙·《与元微之书》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