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白镕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白镕, 字小山, 顺天通州人。嘉庆四年进士, 选庶吉士, 授编修, 典福建乡试。十八年, 大考二等, 擢赞善。督安徽学政, 诏密询地方利弊, 疏言:“安徽钱粮, 惟凤阳、泗州遭湖、河之害, 积通较巨。遇丰稔之年, 循例带征旧额。在小民以一年而输数年之赋, 虽乐岁不免拮据;而官吏惧谴, 规避多方, 积重难返。与其存征之名, 致小民日受追呼, 国计依然无补, 何如核征之实, 使官吏从容措理, 旧额尚可渐清。请嗣后二属钱粮, 每年只带征一年, 倘遇歉收, 再行递缓, 民力渐纾, 催科者自顾考成, 行之必有效。”诏允行。青阳有孝子日徐守仁, 幼孤, 事母孝。母没, 庐墓三年。镕造庐赠膊, 题请旌表。访求明臣左光斗遗裔, 取列县庠。按试所至, 集士人讲学, 以正人心厚风俗为本。累迁少詹事。道光元年, 督广东学政。历詹事、内阁学士。七年, 擢工部侍郎, 调吏部。九年, 偕尚书松筠赴直隶按白勤被诬冤毙狱, 护理总督屠之申以下降黜有差。督江苏学政。寻偕侍郎宝兴勘视南河垛料, 举实以闻。十—年, 擢左都御史, 召还京, 未至, 命查勘江南灾赈。时尚书穆彰阿、朱士彦亦奉命勘湖、河泛溢状, 穆彰阿先回京, 镕遂偕士彦履勘沿河闸坝工程, 与总督陶澍定议以工代赈。赴安徽, 周历太平、宁国、池州、安庆、庐州各郡, 先后疏刻劾饰灾侵赈诸弊。次年, 回京, 署翰林院掌院学士, 典顺天乡试。十三年擢工部尚书典武会试故事武闱双好不足额始取单好是科双好不尽取中坐降大理寺卿十九年, 乞病归, 卒于家, 年七十四。镕孝悌, 宣宗尝嘉其家法之善, 以勉朝臣云。


        译文:
            白镕, 字小山, 是顺天府通州人氏。嘉庆四年考中进士, 被推选作庶吉士, 授予翰林院编修职务, 主持福建省乡试。嘉庆十八年, 在升级考试中考中二等, 被提拔为赞善。担任安徽学政, 皇帝下诏秘密访查地方政事利弊, 白镕上疏说:“安徽地区的税收, 只有凤阳和泗州遭受洪涝灾害, 积累拖欠的钱粮较多。遇到丰收年景, 按照惯例附带征收前几年拖欠的额度。平民百姓在一年的时间里往往要缴纳几年的赋税, 即使是丰收年景也免不了经济困难;而地方官员又害怕受到责难, 总是想方设法催征, 以至于积重难返。与其用征收赋税的名义, 导致百姓一天天地被呼来撵去, 对国家大计依然没有用处, 不如详细核查实际能征收的税额, 让官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以前的缺额还能够逐渐清理。请求在这之后将征收的钱、粮分别管理, 每年只附带征收一年的赋税, 如果遇上歉收年景, 再延续到下一年, 百姓的财力、物力渐渐舒缓了, 催缴的官吏自然顾及考核的政绩, 这样做必然有效。”皇帝下诏允许。青阳有一个孝子叫徐守仁, 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 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后, 在坟墓旁边建草庐(守孝)三年。白镕亲自到他的庐舍赠送财物治丧, 并上奏请求表彰。探访到明代臣子左光斗的后代, 让他进学校学习。按照考试成绩入学, 召集读书人开坛讲学, 致力于形成人心向善的风俗。多次升迁后做少詹事。道光元年, 担任广东学政。历任詹事、内阁学士等职。道光七年, 升任工部侍郎, 后来又调到吏部。道光九年, 与尚书松筠一起到直隶审查白勤被诬陷而死的案件, 护理总督屠之申以下的官员都分别受到降职和免职处�!5H谓昭д�。不久和侍郎宝兴勘察巡视南河的垛料情况, 详细地将实际情况汇报给皇上。道光十一年, 升任左都御史, 被召还京城, 还未至京, 又被任命查验江南的赈灾情况。当时尚书穆彰阿、朱士彦也奉命勘察江南水灾情况, 穆彰阿先回到京城, 白镕就和朱士彦亲自步行勘察沿河的闸坝工程, 和总督陶澍商定用劳作来代替赈济。又到安徽, 巡视了太平、宁国、池州、安庆、庐州各郡, 先后上疏弹劾了虚报灾情、侵吞赈灾钱粮的诸多舞弊案。第二年, 回到京城, 代理翰林院掌院学士, 主持顺天府乡试。道光十三年, 升任工部尚书, 主持武科会试。按照旧例, 武科考试中文武皆优者不足名额, 才录取武科最优者。这次考试中文武皆优者没有全部录�。ň吐既×宋淇频ビ诺模┓缸锉槐嶙鞔罄硭虑�。道光十九年, 称病请求辞官归家, 在家中去世, 享年七十四岁。白镕侍奉母亲孝顺, 兄弟友爱, 宣宗曾经赞赏他的家法好, 来勉励朝臣。


        相关练习:《清史稿·白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清史稿·张存仁传》《清史稿·朱轼传》
        《清史稿·王弘祚传》《清史稿·阎若璩传》
        《清史稿·赵廷臣传》《清史稿·高士奇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史稿·谢济世传》
        《清史稿·缪遜传》《清史稿·宋必达传》
        《清史稿·邵嗣尧传》《清史稿·马如龙传》
        《清史稿·向荣传》《清史稿·吴琠传》
        《清史稿·阮元传》《清史稿·刘永福传》
        《清史稿·张树声传》《清史稿·刘统勋传》
        《清史稿·王夫之传》《清史稿·龚鉴传》
        《清史稿·李赓芸传》《清史稿·魏琯传》
        《清史稿·魏象枢传》《清史稿·金德瑛传》
        《清史稿·张勇传》《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
        《清史稿·尹会一传》《清史稿·方苞传》
        《清史稿·左宗棠传》《清史稿·陶澍传》
        《清史稿·汤金钊传》《清史稿·邓世昌传》
        《清史稿·施琅传》《清史稿·李光地传》
        《清史稿·姚启圣传》《清史稿·杨芳传》
        《清史稿·纪昀传》《清史稿·陈宏谋传》
        《清史稿·李賡芸传》《清史稿·吴嗣爵传》
        《清史稿·慕天颜传》《清史稿·施世纶传》
        《清史稿·汪廷珍传》《清史稿·邓承修传》
        《清史稿·扬古利传》《清史稿·骆钟麟传》
        《清史稿·彭玉麟传》《清史稿·洪亮吉传》
        《清史稿·陈汝咸传》《清史稿·李永芳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