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周忱传》原文及翻译(二)
|
| 明史 原文: 周忱, 字恂如, 吉水人。有经世才。 七年, 江南大稔, 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 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故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皆支于南户部。苏、松民转输南京者, 石加费六斗。忱奏令就各府支给, 与船价米一斗, 所余五斗, 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 并官钞所籴, 共得米七十万余石, 遂置仓贮之, 名曰“济农“。振贷之外, 岁有余羡。 正统初, 淮、扬灾, 盐课亏, 敕忱巡视。奏令苏州诸府, 拨余米一二万石运扬州盐�。置髂晏镒�, 灶户[注]得纳盐给米。时米贵盐贱, 官得积盐, 民得食米, 公私大济。寻敕兼理松江盐课。华亭、上海二县逋课至六十三万余引, 灶丁逃亡。忱谓田赋宜养农夫, 盐课宜养灶丁。因上便宜四事, 命速行之。亦仿济农仓法, 置赡盐仓, 益补逃亡缺额。由是盐课大殖。 忱尝言∶“丹徒、丹阳二县田没入江者, 赋尚未除。国初蠲税之家其田多并于富室宜征其租没于江者除之则额不亏而贫富均。“报可。久之见财赋充溢, 益务广大。修茸廨舍学�!⑾认挽裟埂⑶帕旱缆�, 及崇饰寺观, 赠遗中朝官, 资饷过客, 无稍吝惜。胥吏渔蠹其中, 亦不甚訾省。以故屡召人言。 奸民尹崇礼欲挠忱法, 奏忱不当多征耗米。景泰元年, 溧阳民彭守学复计忱如崇礼言, 户部遂请遣御史李鉴等往诸郡稽核。明年又以给事中金达言, 召忱还朝。忧乃自陈∶“臣未任事之先, 诸郡税粮无岁不逋。自臣莅任, 设法划弊, 节省浮费, 于是岁无逋租, 更积赢羡。凡向之公用所须、科取诸民者, 悉于余米随时支给。缘奉宣宗皇帝并太上皇敕谕, 许臣便宜行事, 以此支用不复具闻。致守学讦奏, 户部遣官追征, 实臣出纳不谨, 死有余罪。“ 忱既被劾, 帝命李敏代之, 敕无轻易忱法。然自是储备萧然。其后吴大饥, 道殖相望, 课逋如故矣。 (选自《明史·周忱传》, , 有删改) 注∶灶户, 盐民。 译文: 周忱, 字恂如, 吉水人。有治国之才。 宣德七年(1432), 江南大丰收, 皇上下诏令各府县以政府发行的钱票平价收购根食, 以备赈济, 苏州于是购得二十九万石术。先前公侯的禄术、军官的月俸, 都从南京户部支付供给。苏州、松江百姓将税根转运到南京, 每石加收六斗的费用。周忱上奏朝廷, 请求下令在各府供给支付, 每石贴给船价术一斗, 每石省下五斗, 总计四十多万石术还多, 再加上用官府钱票所购买的平价根, 一共得七十余万石术, 于是设仓贮存, 取名叫"济农”。济农术除用于赈济之外, 每年还有盈余。 正统初年, 淮安、扬州受灾, 盐税减少, 皇上诏令周忱前往巡视。周忱上奏, 请求下令苏州等府, 拨出一二万石余术运到扬州盐�。斡善涞炙阆履甑奶镒�, 盐民可以缴纳盐来换取术根。当时术价高而盐价低, 官家得到了盐, 而盐民得到了术, 国家和百姓都大受补益。不久, 皇上诏令周忱兼管松江府盐税。华亭、上海二县拖欠的赋税计六十三万多引, 煮盐工逃亡。周忱认为田赋应用来养农民, 盐税应用来养盐工。因即上书提出四项方便的措施, 朝廷下令从速实行。周忱也就效仿济农仓的做法, 设置了赃盐仓, 增补逃亡盐工的缺额。由此盐税大增。 周忱曾奏言:"丹徒、丹阳二县被江水淹没的土地, 赋税还没有去掉。建国之初免了田税的农家, 他们的田地大多被富家兼并, 应该向富人们征税。而被江水淹没了田地的农家则应免除税赋, 这样总的税额不减少而贫富又均衡。”朝中答复同意。时间长了, 他见财税充盈, 更求扩大公益。于是修茸官署学�!⑾认挽裟埂⑶哦涞缆�, 并加高或修饰各类寺庙道观, 馈赠朝廷官员, 资助过往客人, 他都毫不吝惜。下级官员从中掠取谋利, 他也不计算核查。因此他屡次受别人指责。 奸民尹崇礼想阻挠周忱的做法, 就上奏朝廷, 说周忱不应当多征耗术。景泰元年, 澡阳人彭守学也用尹崇礼那样的说法攻击周忱, 户部便请派御史李鉴等人前往各府核查。第二年又因给事中全达的建议, 召周忱回朝。周忱于是自述道:"我还没有负责此事之前, 各府的税根没有一年不拖欠。自从我到任后, 制定制度, 铲除弊端, 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从此不但每年没有拖欠的租税, 还有盈余。凡原来公用开支、需要向百姓征取的杂费, 现在都从余术中随时支付。因为我奉有宣宗皇帝和太上皇的谕旨, 允许我不必请示, 自行决断处置, 所以在开支方面我不再详细报告。招致彭守学上奏揭发, 户部派官员去追查, 确实是因我出纳不严 谨, 死有余辜。” 周忱被弹劾后, 皇上命李敏取代他, 皇上令他不要轻易更改周忱的制度。但从此以后储备根虚空无存。 后来吴地发生严重饥荒, 路边饿死的人接连不断, 拖欠租税的情况又和从前一样了。
相关练习:《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
|